a.成瘾是一种“被选择的病
大脑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向你提供关于周围环境的准确信息,以便你能自如行动。然而,大脑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则是向你撒谎。
曾经有这样一篇令人称奇的研究论文,实验者要求被试在每次听到“咔嗒”声时伸出他们左手或右手的食指。至于要伸出哪只手的食指,这完全是被试自己的选择。随后,他将线圈放到了每个被试头皮上方的特定位置,开始进行实验。他注意到,线圈的放置似乎会影响到被试对手指的选择。他利用磁场来诱发被试大脑中的电流,由此而影响了他们的决策。实验表明:将设备放在被试的脑袋上方,可以改变他们的选择方式。更重要的是,那些被线圈的放置影响了决策的人完全不知道自己的选择已经被线圈所左右。
相信自己能够掌控自身的行为,这对人们来说是如此的重要。但想要想让他们承认自己会被一些无法控制的环境所影响,这似乎根本不可能。
而且会大脑不断寻找着奖励和增强。这方面的知识表明,大多数这种行为并不能被我们的意识所控制。因为涉及奖励和增强(比如食物和性)的大多数结构都深藏于大脑之中,藏在一个被科学家们称为“皮质下部区”的地方。皮质下部区并不处于意识控制之下。作为对生存驱力(survival drives)——如食物、性、睡眠——的反应,大脑的奖励系统会激活与强烈情绪相关联的行为,比如贪食、赌博,以及使用酒精、大麻等迷醉物的行为。也就是说,当我们进行一些旨在得到奖励的活动时——因为这些活动构成了生存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定的大脑区域就会被激活,这能确保我们为了生存(进食)和种族的繁衍(性交)而继续采取必要的行动。
此外,除嗅觉之外的所有感觉都是在丘脑中得到处理的。与嗅觉相关的神经细胞能够跳过中继系统直接抵达大脑皮质。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一些科学家认为嗅觉会对决策产生强大的影响,而且,根据我在与成瘾者接触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嗅觉似乎往往会激发最严重的渴求。
“成瘾是一种疾病还是一种选择?”答案是肯定的,成瘾是一种“被选择的病”,被本能选择的,深植在潜意识中的原始能力。
b.成功与风险相伴————免疫力的素朴理解
尽管有时可能会由于外界的变化,而产生能够持续很久的改善期,但成瘾行为本身不会有所改善。有这样一种现象:当患者的行为看似暂时得到了改善时,实际上患者的头脑却变糟了,这为疾病的复发埋下了伏笔。下面就是这种“行为改善-大脑恶化”情况的一个例子。
一位已经三个月未饮酒的酗酒者,她随时都可能因喝下三个月来的第一杯酒而复发。现在,她感觉从未这么好过,终于打败了酗酒问题的她是如此高兴。她复职了,她的婚姻和家庭生活也有了改善,甚至她的经济状况也变得让人乐观。如果你对她进行一次身体检查,你会发现她各方面都很健康,她的血压终于变得正常。她已变得有节制,从所有外部迹象来看,她做得非常好。然而,如果你能够读到她的心思,你会发现她心里所想的其实是另外一回事。各种各样的念头在她的头脑中打转,它们将她置于极度风险中,她很有可能会喝下第一杯酒(以及随之而来的无数杯酒)并毁掉她的节制。某些人可能会想:“我终于好了;我已证明我不需要酒精。”另一些人则会想:“我才不管呢——我有权喝一杯。”你的大脑还能编造出其他谎言,其中也许有一种想要庆祝的、想要表达同情的、想要缓解需求的、想要“证实”你并非真的有饮酒问题或是证明你对问题反应过度的欲望。这类谎言可能会用你所能设想或根本无法设想的任何形式作为伪装,它们通常出现在一段成功期之后或是当一切进展顺利之时。另一方面,它们也能作为应激反应而出现。这些念头甚至可能会微妙到你根本注意不到它们的地步,但它们之间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在竭力说服你接受第一杯酒(或者第一支烟、第一块奶酪蛋糕以及任何你渴求的东西)。这就是对免疫力的素朴理解。
因此,似乎正是在一切顺利的时候,你最有可能自以为具有免疫力。这是否意味着你应该总是害怕有所成就,永远不能享受成功?这是否意味着你永远不能重获信心?不,事实恰恰相反,这里的秘密就在自信与过度自信的差异上。表面上看,过度自信也许只是包含了太多的自信而已。
自信和过度自信之间的差异远比相似要多。如果你觉得自己不再需要形成健康的习惯,如果你觉得自己可以单凭一己之力完成抵抗并重返以前的行为方式,这就是过度自信。“只要我能获得有关渴求的足够信息,我就会好起来”,这种信念就是过度自信。过度自信是幼稚的,正是它使我们对免疫力产生了素朴的理解。它极为危险,而且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遇上它。过度自信的最极端表现就是傲慢。当涉及渴求和成瘾行为时,许多冲动行为的复发正是由这种过度的自信引起的。
那么,健康的自信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某个正在体验真正自信的人具有怎样的特征?首先,你需要在对付渴求行为方面取得一些真正的成功。一种新的行为方式要持续多久才能导向健康的自信呢?对此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但是在我看来,这很少能在短短几周或几个月内完成,通常需要花费许多个月甚至许多年的时间。这里的关键就是,在消除渴求行为的过程中保持足够的节制和获得成功并因此而变得自信,但同时也需要始终保持警惕,以免这种自信变得过度。在大多数时候,健康的行为和习惯不再像枯燥乏味的琐事,相反,它们会充满乐趣,变成某种你所期待的东西,这就是健康自信的另一个方面。你可能会发现自己不但被成功本身所吸引,而且也被产生成功的行动所吸引。
当你为了改变行为和缓解渴求而采取的那些行动本身(正是它们产生了这种积极的结果)总体上让你感到愉快和舒服时,便可以确认你的自信并未过度。我将这视为“位于自信区域以内”
现在,如果参加团体活动已经成为你一周里的欢乐时刻,成为某种你期待的东西而不是乏味的琐事,那么你可能正位于自信区域以内。如果与人交往并寻求帮助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某种你喜欢做的事,你可能正位于自信区域以内。如果你想更多地做(而非尽量避免)那些侧重精神性的事,那么你可能正位于自信区域以内。当你面对这些行为,在想做与不想做之间犹豫不决是完全正常的。从渴求中获得自由需要一个过程,但如果你想采取更多的建设性的行动,你便已经位于自信区域之内。为什么呢?因为自信并不是改变你所做的事或是你相信自己有能力做的事。真正的自信是改变你想做的事,而且最重要的是,自信来自本书中所提到的这些行动。它是一种态度的转变,但它并非是对渴求对象的态度的转变,而是对那些有助于解决渴求行为的态度的转变,用匿名戒酒协会成员的话来说,这就是“活在当下”。
当一切顺利时,你常常会强烈地认为自己具有免疫力,要想破除这种感觉,真正的解决办法很简单:对你来说,你为获得康复而采取的行动本身将变得和你一开始所渴求的事物一样有吸引力。我知道,在现在的你看来,这是完全疯狂或根本不可能的,可是,成千上万名康复者的经验表明,要从渴求中获得解脱,你需要改变你的意愿(what you want) ,这种改变正是由你的行动(what you do)所带来的。这是一个在摆脱渴求的过程中让人惊异不已的事实:这个过程能够自我维持并自我推动。人们通过运动来增强体质并改善健康,这就是这方面的一个简单的例子。在一开始,运动只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但它渐渐变成了一种人们因喜欢而做的事,而不是人们不得不做的事。比起结果,行动是一种更好的驱动器,而与此同时,结果也会持续下去。行动改变了欲望,治疗带来了更多的治疗,精神性和联系性既是康复的驱动器,也是康复的结果。
c.渴求的恶性循环:渴求本身
之前我们已经介绍了思想的扭曲和偏差会给渴求的治疗带来问题,而由于我们对问题的了解不深,无法做出应对,这就导致了更多的渴求。然而,另一种力量也会驱动渴求,这就是渴求本身。渴求本身导致了一种会引发更多渴求的行为
深藏在这种表象背后的是一个循环:如果你屈从于渴求,那么由此产生的情绪后果将会驱动这一循环。
如果能喝上几杯酒(他们并未看到其他喝酒的人受到了什么惩罚),他们立刻就能再次感受到舒适和安慰,否则他们就会易怒、焦躁不安、牢骚满腹。当他们像许多人那样再次屈服于欲望时,渴求这一现象便会恶化,他们就会经历众所周知的狂欢纵情(spree)的各个阶段,随后,充满悔恨之意的他们会铁定心不再喝酒。这种事会反反复复地发生。除非他们能够经历一场彻底的心灵蜕变,否则,他们康复的希望将十分渺茫。一旦你重拾成瘾行为,那么紧随而来的悔恨和羞愧可能会让你变得极为虚弱。
d.化学物成瘾和进行性成瘾
我们发现,患者可以以一种有限度的、受控的方式来使用物质,任由渴求自然发展;然而,在面对成瘾物质或成瘾过程时,成瘾者却无法始终控制自己的行为。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成瘾者确实能够控制其行为,但只是在短时间内如此。这种暂时的控制让成瘾者确信自己重获了控制权,从而扰乱了他的心智。一段时间后,当成瘾行为再次出现且无法控制时,它往往会变得比以往更具破坏性。这就是专家们将成瘾看作一种进行性疾病(progressive disease)的原因之一。
研究还表明,在化学物成瘾和所谓的进行性或行为成瘾(比如,强迫性进食、强迫性赌博、强迫性购物、偷窃癖以及性成瘾)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从临床观点来看,这些过程成瘾表现出了成瘾的大多数核心特征:渴求;耐受性;戒断期;用药量及用药时间超出预计;无法成功控制或限制行为;患者丝毫不顾那些使人虚弱的、有害的严重后果,继续沉湎于成瘾之中。此外,许多研究表明,在过程成瘾和化学物成瘾中有着类似的神经生物学变化,成像技术和基因研究也揭示了两者之间的一些相似点。过程成瘾和化学物成瘾之间其实有着显著的重叠。大约6%的酒精使用障碍者和超过11%的阿片成瘾者都达到了强迫症的诊断标准,这个比例远比在一般人群中要高得多。冲动控制障碍在成瘾人群中同样更为常见,而且超过三分之一的强迫症患者也会患有冲动控制障碍。从脑科学观点来看,冲动控制障碍和物质使用障碍之间存在某些相似点。
让我们以偷窃癖为例。多年来,我已经注意到了在强迫性入店行窃、贪食症以及(有可能出现的)苯二氮卓类成瘾之间存在的某种关联(苯二氮卓类药物是一种抗焦虑药,比如地西泮、氯羟安定、阿普唑仑)。我曾治疗过许多同时患有这三种病的女性,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关于该三联症的文献并不是很多。我甚至向一些商店店主了解过情况,据说,非处方减肥药经常是偷窃的目标。当我对这些女性进行采访时,她们常常说不明白自己为何要偷窃,为何会喜欢苯二氮卓类药物,她们只是认为这些行为能够带来“缓解”。如果我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可能会发现下列连锁反应:女患者感到了一种深深的羞愧,于是借助偷窃行为所带来的控制感来麻痹羞愧,随后又用暴饮暴食来压制行窃之后的内疚,继而又粗暴地用呕吐的方式来“消除”暴饮暴食所带来的羞愧,最后,她只能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来缓解其苦恼。你可以任意排列上述这些反应,但最终结果只会是一个复杂的、往往无法解开的结。
e.一些过程性成瘾
暴食是指进食大量食物并通常达到了让人饱得不舒服的地步,它同时会让暴食者体验到一种失控。根据我治疗过的许多暴食患者的描述,他们在暴食期间会产生一种出神入化般的兴奋感,仿佛摆脱了烦恼和忧虑,压力似乎得到了缓解。
强迫性或成瘾性运动也是一种带有成瘾特征的行为。我治疗过的很多强迫运动者要么同时患有贪食症或是其他进食障碍,要么深受一种极为扭曲的自我形象之苦。这类患者常常说自己体验到了一种耐受感,即是说,他们需要增加运动强度或运动时长来获得以往的少量运动就能够带来的效果。如果他们错过了某次运动,便会急躁易怒。他们之所以运动,除了改变心境或逃避现实外并没有别的目的。他们常常因为运动量和运动频率的问题与自己的爱人发生冲突。研究还表明,强迫运动者大多是一些独立的、取得过高成就的人,他们有着强大的“内在心理控制源”(对此前文已有讨论),强烈地感觉自己能够控制个人的生活体验。
尽管“爱成瘾”或“激情成瘾”尚未被科学界承认为障碍(并且它们也没有十分确切的定义),但它们确实与化学物成瘾有着共同的特征。对爱成瘾的人其实是对恋爱关系或是恋爱的感觉上瘾。他们感觉自己极其需要恋爱关系,他们非常快速地坠入爱河,无法终止恋爱关系,几乎所有时间都沉浸在对对方或是对恋爱关系的幻想中。这类成瘾会像化学物成瘾一样产生身体上的症状。例如,当患者面对爱的对象时,他们常常体验到欣悦和迷醉般的感觉,而一旦爱的对象淡出视线,他们就会出现睡眠紊乱、躁动不安以及某些类似戒断期的症状。为了体验到宽慰,他们常常需要更大的强度(这就是耐受性),并且会付出巨大的、往往是自我毁灭性的代价来追求目标。
悲痛成瘾:患者甚至能从悲痛中体验到一种会让人上瘾的“兴奋”,这让消除悲痛变得困难。你或许也认识这样的人,他们似乎迟迟放不下自己的悲痛,根本无法停止悲伤。这就像在药物成瘾的后期,虽说悲痛无法令人快乐,它却带来了某种宽慰的感觉。确实,强烈的、持久的悲痛能够刺激这一多巴胺通路,并且,据某些专家称,这些悲痛所具有的奖励性的一面实际上使我们难以安全度过悲痛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