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到底有多重要?

1

调查一下:你的情人节收到了啥样的礼物?

1. 情人节礼物是个啥东东?

2. 赤果果的红包

3. 当然是鲜花和巧克力

4. 某星级酒店的情侣套房房卡

5. 吃吃喝喝看电影

6. 其他

(欢迎留言虐狗^_^)

不断跟孩子宣称最爱自己的我,当然,也必须给自己送上礼物。

作为一个知识积累和变现焦虑症的重度患者,除了书籍,俺还给自己买了不少的课程。

今天听的,是易仁永澄在“一块听听”平台上的讲座《卖知识:9分钟一百万怎么做?》。

开始写公众号以来,发现标题确实能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点击,“9分钟一百万”造成强烈的对比,非常吸睛。这是题外话。

关键在于,讲座的内容也非常吸引人,干货多多。用巴菲特的投资理论理解就是:这是一个错误定价的产品。

在今天之前,我对于易仁永澄只是闻其名。所以,这里真心不是为他拉广告,毕竟,度娘用讲座名称一搜,就能找到相对全面的讲座文字版。

不过,如果今天,还木有人送给你过礼物,强烈建议花1元钱,去购买讲座当做送给自己的情人节礼物,边听边思考收获会更大。

2

尽管网上已经有比较详细的笔记,不过我估计这情人节的晚上,愿意花时间去找的人也不多。

这里把我的毕竟放上来供大家参考:

图:《卖知识:9分钟一百万怎么做?》讲座笔记

3

《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对于分析阅读的要求是:你自己是如何去理解这本书的?我觉得,这个要求放在讲座上,同样适用。

听讲座前,我很好奇易仁永澄是如何在9分钟赚到100万的。进入讲座后,发现他最先放上的一张PPT,居然是说自己在2011年,遇到了李笑来的《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了19遍,分享了31次,由此开始了人生的新篇章。

记得秋叶大叔说过,不怕读100本书,怕的是一本书读100遍,猫爷也说过,现在能把一本书反复读好几遍的人并不多。

别人姑且不论,以前我自己的阅读经验来说,绝对称得上是偏重数量、很少重复阅读。

回顾自己,也看过《把时间当做朋友》,也有所行动:写文plus学习新技能,可是,19遍+31次分享?!我自己看过19遍的书大概只有最喜爱的几本小说罢了,分享就甭提啦,只有简单的几句话:“这本书真的不错”,然后,直接塞给别人一本书。

所幸,我现在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于是,《刻意练习》、《定位》、《如何阅读一本书》、《TED演讲的秘密》、《你的团队需要一个会讲故事的人》、《Visual Tools for Thansforming Information Into KNOWLEDGE》、《HACKERS & PAINTERS》、等等,已经被筛选出来,作为多次阅读的书目。

所以,在未来,我可能会多次提到这些书中的理论和方法。

4

比如今天,我还要再次提到《定位》。

易仁永澄在提及变现的4个要素中的第一个“品牌”时,就提到了《定位》。定位就是要找准自己在潜在用户心中的独特位置,不断调整,以使定位更精准,容易为用户理解和接受。

而在“营销”的讲述中提及的“为什么要做营销?营销的目的就是为了做第一”。剽悍一只猫说要“差异化”,从本质而言,与《定位》完全吻合,一直保持做领头羊,就意味着不用在后面吃“残羹冷炙”。

看到这么多走在前面的人,都在定位上下功夫,亲爱的你,是不是也有所悟?

5

不得不承认,我自己的定位做的不好(此处有泪三行)。

不过,今天听到易仁永澄的分享,知道他也在定位上走过弯路,而猫爷最开始的定位也与如今的不同。我知道自己的进步空间很大,也就安慰了很多。

这不是说定位不重要,而是说:

1. 哪怕定位还不清晰,也要先行动起来,在做的过程中,定位也就越来越准确啦。

2. 想着一切准备完美再开始,也许,是你的内心就没打算过开始。

The End!

✦✦✦✦✦✦✦✦✦✦✦✦✦✦✦✦✦✦✦✦

我是“牛牛的Annie”。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谢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