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说,我怎么会懂?(上)

自从自己有了孩子以后,我会将常观察别的母子之间的沟通方式

最开始,孩子咿咿呀呀的时候,我们很多养育者是最懂孩子的

孩子“嗯嗯”的时候,养育者说:你饿啦?我们去吃饭饭

孩子开始用简单的语言表达的时候,我们的养育者依然是最懂孩子的

孩子说“不”,养育者说:你不想去是不是?那我们不去了,我们在家吧

孩子开始用简短的词汇或者短语的时候,我们的养育者依然是最懂孩子的

孩子说:“他打我,哇哇哇~”哭了起来,养育者就觉得,一定是那个坏小孩欺负了自己的孩子,然后走过去劈头盖脸的批评一顿别的小朋友。


你真的觉得你在懂他吗?这真的是爱吗?

当他10岁的时候,你也能懂他的心思?

当他去学校了,老师能懂他的心思?同学能理解他的意思?他的需求真的会被满足?

我想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随着年龄增加,环境越来越复杂,心思也越来越多,不去表达出来自己的真实想法,一定是越来越难以沟通,甚至失去了沟通交流的能力。


讲讲我们家小朋友小的时候,我一直都是那个最懂他的养育者。

当他8个多月的时候,我就会经常问为什么。

比如说我们一块吃水果,结果他把水果吐出来了,我会说:宝贝,你怎么把水果吐出来了呀?是不是这个葡萄太酸了?还是妈妈给的块太大了不好嚼?还是你不想吃葡萄呀?

我嘴上会这样说,但是我的行动会去处理这件事,把吐出来的葡萄扔掉,自己尝尝是不是真的很酸或者给他一块更小一点的,看他要不要吃。嘴上在说,行为在排除这些可能性

等到他可以讲话的时候,大概在22个月左右的时候,他跟奶奶去公园回来,我会跟他交流。

我说:宝贝,你去哪儿了呀?

他会说:去 园了。“去哪个园了?”

然后他就会手脚并用的比比画画,指着公园的方向。然后还会跟我比划在公园干嘛了,就是想让我明白,他去的地方是个公园。

虽然他话说不利索,但是他与人沟通的能力却一点也不差。总是会想尽办法让别人明白他要表达的意思。

再大一点就是快去上幼儿园的时候,30多个月了,我会引导他说出自己的情绪,或者发生了什么,尽可能如实的表达出来。

比如说他生气了,我会问他为什么生气呀?他就会跟我讲,是他想要爸爸跟他玩游戏,可是爸爸说要躺下一会,宝宝就生气。

那我问他,爸爸不陪你玩,你心里是怎样的?他说我很失落,也很难过。

我说为什么会失落?他说因为爸爸不陪我玩。那又为什么难过呢?因为没有人陪宝宝玩,我太可怜了。

在这个时候,他已经可以清楚的描述出他的情绪、原因以及发生了什么事情。


现在上了幼儿园,以前的这些引导都用上了,每天幼儿园放学,他都会跟我讲学校值得讲述的事情。

昨天幼儿园放学,他拿了一件换下来的衣服,他说:我们玩沙子的时候,小朋友把沙子倒在了我的衣服上,脏了,老师帮我换下衣服拿回来了。

过了10分钟,班主任打电话过来告诉我衣服的事情,说的基本上跟孩子描述的是一样的。甚至孩子把小朋友的名字都说了出来。

这真的太惊喜了


现在,孩子就很会沟通,那我相信,不管将来孩子几岁,在哪里,与谁交流,都是没有障碍和问题的。


那么,我们该怎样引导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