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好,也最坏的时代。
这是一个你不仅仅要有颜值,还要有学霸级头脑,才能混得好的时代。
近日,看了《择天记》,深深地被长生强大的神识所震撼。
而我们作为普通人,不求一目千行,只求做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就已经很优秀了!
高段位的学习者,已不满足于做知识的搬运工。他们通过提问、解码、实践,最终成为知识的主人。
1.
提问
我们之前的学习习惯,是以学习材料为中心,多年的应试教育,让我们成了知识的吸纳者和搬运工,而至于怎样运用,这个问题却很少有人想过。
那时候,一切学习都是为了应对考试。而今,就快走入社会或已经处在社会中的你,如果还是没有独立思考地读书,读得再多也是低效的。
我们要想学会运用知识,首先要懂得如何提问。
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知识走向实践,促进心智成熟的关键。
问题不是无中生有的,往往都是在以往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形成的。所以,问题就是旧知识与新知识的桥梁,新知识的学习,应该不仅仅是在旧知识之上的架构,更应该是融合之后的重构。
阅读学习中的三种提问方式:
针对当前的学习素材,我已经具备了什么相关的知识?
针对当前的素材,我学到了哪些新知识?这些新知识对原有知识是一种补充还是挑战?
针对当前的素材,还有哪些未知且有启发的点?这些未知你能解答多少?还有哪些值得我们更长期的思考呢?
这些问题,不仅有助于人们理解学习材料表层的知识,更有助于深入知识内部,从更多的角度,更大的格局来思考问题。
通过提问,你能发现很多原来没有发现过的问题。把这些问题写下来,一一解答。也许你刚开始的时候,提出的问题还比较浅显,但随着不断地提问思考再提问,你终究会形成一种批判性的思维。
会提问的学习者,才是高段位的学习者。
2.
解码
解码包括三个层次:
1.它说了什么?给了我什么感受?(信息传达本意)
2.它是什么?对我有什么价值?(对内容的反思,以审视的目光对内容进行评价和定性)
3.它的内部是怎么组成的?它的效果是怎么实现的?(对形式和构成的洞察,研究内部表达的手法)
解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思维的过程。从表层到里层,再到最本质层,层层深入。
第一层,只能给我们最肤浅的认识。用这样的思维去阅读,收效甚微。当我们漫无目的的读书,只为了兴趣而读书的时候,我们往往停留在这个阶段。
第二层,是独立思考的开始。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实际,思考我们看到的一切,我们会发现,知识开始成为我们反思和提高心智的工具。我们通过阅读和思考,不仅仅收获了表层的认知,而且更深入地认识了自己。
第三层,是创作层面的思考。这一层,真正让人开始主宰知识,而不是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我们在看书的时候,无论这是一本好书还是一本品质恶劣的书,我们都能够透过对其本质的分析,知晓它呈现最终结果的原因。而且,这种深入内部结构的分析结果,可以普遍性地指导未来的创作。
我们如果想要成为知识的主人,就必然要在知识学习的层面上,向深挖掘。
解码的方法:
1.不只要去寻结论,还要去寻过程。
2.不只要去做归纳,还要去做延展。
3.不只要去比较相似,还要去比较不同。
这种解码方法,亦可以视为写书评的方法。
恰好昨日有人问我如何写书评,希望我能够给出更为直接的答案。
当时我简单地写了一个提纲。
现在,从解码的角度上,我再来分析一下:
如何充分阅读一本书,并写出有益于思考的书评?
1.不只要去寻结论,还要去寻过程。
我们在看小说的时候,往往关心的都是主人公最后的下场,亦或者是男女主人公最后有没有在一起。然而,要想深刻理解这本书,还不能只是停留在这种浅层次的对结果的追求上。我们不仅仅要关注结果,更应该关注过程。
主人公都经历了什么样的事情,性情中有哪些特质,他们是怎样克服困难的,他们心理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
这些都是对于过程的追寻,我们往往只有在探寻过程的时候,才能更细微地发现人物命运的必然和成功的关键因素。
小说的阅读方法如上,那么知识实用性书籍,我们该如何阅读呢?
这其中,我们要注意,在寻找方法和干货的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导出结果的事例。这些事例往往很有典型性,其本身就可以做一个论点。而导出结论的过程,本身也是特别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如果,我们忽略了对过程的关注,只注重方法,忽略具体的情景,便会错失对其结构的观察和对主旨更深层次的理解。
2.不只要去做归纳,还要去做延展。
归纳,对于有些人来说,都已经是不容易的事情,更何况扩展呢?
归纳的能力,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练习去获得,其关键点就在于——取舍。把不重要的内容,都剔除掉,留下最核心的内容。
这虽然是一种阅读中必备的能力,但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归纳必然带来信息的损失。
对于优秀的书籍来说,它的血肉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我们除了“归纳”,还应该带着“延展”的心态。
对于那些经典,我们把它放在另一个情境下,看看是否适用呢?如果可以,那这样的知识是可以多情境使用的,是值得推广的方法。这样的阅读,才事半功倍。
3.不只要去比较相似,还要去比较不同。
我们往往太崇拜我们所看到的信息,跪式阅读已经成为了常态,相似就意味着安全。
我们不敢驳斥作者,怕因此而显露自己的肤浅。其实不然。你什么不同的意见都提不出,就只在旁边说:好!好!好!这样才是肤浅的表现。
对于自己,你要诚实。有不同的见解,就给自己一个表达的机会。
不同之处才有创新。我们写作,不应该总是拾人牙慧,应该有点自己的个性才好。
这就是读书的三种解码,放在写作中,就是一篇书评的思维过程。
你若想问我,怎样写出一篇有水平的书评,体现自己阅读时候的思考呢?
我建议你解码。
3.
实践
虽然我们无法拥有长生那般,如此强大的神识,但我们可以把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多加实践。
这里,有两个基本的学习理念:
1.你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忆了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而是取决于你能调用多少知识以及知识关联。
2.把知识当作一项技能来学习。
李笑来和罗胖也多次提及这样的思想。知识只有运用了,才是自己的。你不使用的知识,只是信息而已。
我们每个人,不知道在自己的电脑里,储存了多少信息。这些信息大部分也只是经过简单的加工,就沉积在那里,再无人问津。而只有你频繁使用的知识,你才能越来越熟练,越来越深入。
英语学习便是如此。我们从小到大,学了10多年的英语,光是背英语单词的时间,就可能超过我们现在阅读的时间。然而,又有多少人能够熟练运用英语呢?正是因为学而不用,那些东西记得再牢靠,也不像是自己的东西,遇到需要说英语的情境,能够想起来的还是仅有的那几句问候用语。
所以,知识学习,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用。我们在学习一样知识之后,最好的方法就是反复地多情境地运用它,直到熟能生巧,那些东西才真正成为你自身的一部分,你和知识的磨合阶段才算过去。
所以,要想让所学有价值,你就大胆地运用吧!
小结:
在《精进》一书中,求知有三个层次:信息、知识、技能。
最差的学习者:只接收信息,贪多求广。
好一点的学习者:看重知识,以记忆为目标。
高段位的学习者:磨练技能,只求日日精进。
技能跟学习紧密相关,离不开信息和知识,但又不仅仅如此。获得技能,也就意味着拥有改变世界的能力,哪怕这种能力开始的时候很微弱。
写作就是一种技能,通过不断地写作,我们可以加深对于世界万物的思考,并回归本心,促进自己心智的成熟。
成为高段位学习者,是我们每一个上进者的目标,通过写作,实现人生更高的走向,也是我们的信仰。
愿你在前行的路上,不辜负本心,始终了解自己的状态,关注自己的进步,不断向前,日日精进!
更多关于《精进》的文章请看:《精进》的书评(总目录)
文|升腾的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