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外地出差,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手机来了条微信,害怕错过什么紧急事务,赶紧点开,结果差点没气死。
“我到省城啦,快请我吃饭!”,弹出的对话框真是让我气到翻几百个白眼。说这话的是大学社团师弟,姑且叫他S吧。
S据我所知家境普通,从前虽然在同个社团,但其实交情并不算深,唯一能想到的人情是毕业时清宿舍麻烦他搬了一两件行李,为此我还特地送了箱牛奶给他。
或许是大学时代把零花钱都用在了穿衣打扮上,导致别人以为我是什么富家子弟,因此总是有意无意的过来“分享”点零食,“借走”几件衣服,S则是爱叫人“请吃饭”。
姑且不谈男人总让女人请吃饭合不合理这回事;想当初年少无知,以为吃亏是福,再加上拿父母的钱花费不知心疼,确实对这些过分要求都一一满足了,还傻不拉几以为自己性格好,人缘佳。
后来毕业继续读了硕士,再后来进了大公司,身边都是知书达理的同事,才慢慢意识到人与人之间交往是有边界的,走进社会最先学会的事情是:一、金钱来之不易,二、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顺带的,S毕业后回三线老家找了个销售职位,从此大家各奔东西,再无联络,逢年过节也从未收到任何祝福问候短信,连复制转发的那种都没有。
照道理,这样的正常发展就属于大家各自安好,相忘于江湖。然而,奇怪的事情却发生了,只要S出差到我所在的城市,他必定想起我这个从不联络的校友。
或发短信或打电话,总之没有任何预告也没有任何客套,开口就是“喂,我来了,出来请我吃饭。”彼时接到这样的信息或电话,心里当然是不悦的,然而思想一番斗争后,想起毕竟残存点学生时代的情分,况且别人联系说明还记得你,于是还是拿起钱包赴约。
S虽然不挑餐厅,但我总不好意思带去苍蝇馆子,结果,体面请客的后果就是体面的买单,几百几百的买,而S始终保持他朴素的打扮,朴素的作风,连装作抢单的假动作都没有一个。
每每我喊买单时都能感觉到邻座侧目的眼神,其实我理解,一男一女,年龄相仿而穿着打扮相差悬殊,而且是女方买单,别人估计以为带了穷亲戚在扶贫。
不记得请了多少次饭,终于在去年忍无可忍了,又一次接到S说出差路过要请吃饭的要求后,冷淡的回复说我在加班,我以为他这样就知难而退了。
然而S又一次刷新了我的底线,他回复说:“没空吃饭?那我就要回去了,发个红包过来吧。”。我的无语已经到了顶点,只想快点摆脱这个烦人的家伙,于是微信打了个66块的红包。
S收到红包显然很高兴,回复说:“不错不错,再来一个。”再来一个?excuse me?我没听错?我内心千万匹草泥马在狂奔,再没回复任何一个字。
又回到最初那个问题。进入社会以后我学会的两件事,第一件,金钱来之不易。出来工作才明白挣钱多难,披星戴月,早出晚归,加班是家常便饭,而独立生活的开支比从前增加许多,每个月都有房贷水电煤气各类费用等着我去缴纳。
第二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正是因为金钱是一种有限的资源,所以人人都不得不精打细算,社交费用是要用在刀刃上的,不再像学生时代一样,开心就出去搓一顿。更何况,人际关系从来都是有来有往,而非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从S的种种表现来看,他显然没有意识到人际关系的边界在哪里,以为只要对方经济条件比自己好,就可以随叫随到请吃请喝,连一句客套话或感谢话都没有,吃完饭抹抹嘴就走。
或许在他看来,临时叫别人出门请吃喝是种很熟络的表现,然而在我看来这是相当没礼貌的行为。且不论别人是否有空作陪,白吃白喝这么多顿好意思吗?谁的钱不是辛苦劳动挣来的,为什么经济条件稍好的那方就该买单呢?
被S一次又一次索取无度气到内伤的我,也认真反省了自己的人际关系。从前念书时是个标准傻白甜,有求必应,从不拒绝,导致身边围绕一群吃白食的人,当中以S为“翘楚”。
当时自己以为只要无条件满足别人的需求,就会换来同等的友谊,赢得大家的喜爱。结果,回忆里留下的都是各种有借无还的物品和屡次被偷的钱包。
后来想想,这种人际上的懦弱有家教过严的成分,说白了就是只会和君子打交道而不会和小人讨还价,也有内心深处因不自信而无底线讨好他人的倾向,总认为自己必须拼命示好才能换来认可。
倒是工作以后豁然开朗,不再在乎这些虚头巴脑的人际关系,更在乎自己内心感受,相处不愉快的人统统疏远,反而让我获得了极大的心灵自由,当然,大前提是不让合作的人吃亏,其余的爱谁谁。
S自然不知道我这些年的自省和变化,因为他除了蹭饭吃从未和我联络过,还以为我是那个随叫随到的ATM,在他发出的吃饭消息未得到回复后,又开始不死心的打电话。
我看着焦灼的来电显示,冷漠的掐掉电话,再迅速的关机黑屏,只知索取的人就该丢进垃圾桶,爱蹭饭的猥琐男,请你快快滚蛋吧,再不要打扰我的生活,不愿再记起你贪婪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