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处中国大西南,有著名的成渝城市群,这是全国四大城市群之一,而其他三大城市群也都处在沿海地区,所以四川可以说是整个内陆地区,最繁华的位置之一,那么四川的地形地貌对于早期生活在四川的人起到了什么影响?又是如何让四川一步步发展成如今的样子的呢?
早期的人类自然是生活在四川盆地,而不可能生活在今天四川省的青藏高原上,四川盆地中的河流很多,所以自然水系发达,同时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季节性很强,当然温度和气候也比较适宜。可是面板属性看起来不错的,四川盆地在早期并不算是风调雨顺,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水灾问题。毕竟四川盆地是盆地,地势比较低,河水容易决堤,特别是还有长江这样的全国都没几条的特别长的河流,所以水灾对于四川盆地的影响巨大,早期人类自然也不肯生活在川中,这般很容易受到水灾影响的地区,而纷纷选择生活在了川东和川西,因为川东的川西地势较高,可以比较有效的阻止洪水伤及的问题。
因此的川西和川东就分别有了两个比较重要的城市,就是成都和重庆,当时并没有这样的命名,不过就是人口生活和聚集更多的地方。到了后来秦国看上了这片地方,便来到了这里,准备开展北方的种植业务,在带来技术的同时,秦朝的官员也对这里的水系问题作出了调整,制造出了都江堰来改善当地的洪水问题,自此整个四川盆地就可以开始产粮食了,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天府之国。
可以说在整个农业时代,四川的发展都是不疾不缓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劣势固然是地理位置不太好,在盛世的时候没有办法很快的获得有利资源,虽有一条长江,逆流而上却非常的艰辛,可是优势就在于在上市的时候,这个地方将能平稳的在内部发展,而在乱世的时候战火也烧不到这个地方,周围都是山,易守难攻,所以可能还能发展的更快(其他地方的人甚至都会跑到这里),成都自然也就成为了封建农业时代的整个四川盆地的中心,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到工业的西方来到这里的时候,就给四川盆地带来了新的契机和可能性,那便是对于重庆的发展。重庆距离三峡非常的近,并且还是两条江的汇合之地,有非常重要的地缘位置,同时这里因为江水很多,所以还盛产盐,所以成为了西方人在来到四川盆地时的首选城市。西方人的到来给重庆带来了很多的工业基础,甚至在重庆发展起了金融业,重庆也产出了很多著名的金融业的大亨,这张四川在近代的时候也没有落下时代,而是继续发展,并且有了很好的基础。
可以说四川发展的最快速的时段就应该是二战的时期和三线建设时期,二战的时候,南京政府为了自保从而西逃,很多学校为了保存实力和保存国家的火种,所以也来到了四川,如著名的西南联大,这就让整个四川盆地的人迅速多了起来,并且拥有了很多的技术分子和知识分子,在三线建设时期,由于边境吃紧,所以四川成为了发展重工业和军工业的首选地点,出现了很多兵工厂,甚至航天基地。
可惜的是随着苏联和美国冷战结束,和中国的关系慢慢缓和,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三线建设不那么重要了,四川的发展也就慢慢缓了下来,毕竟对于当地人来讲,在本地就业不如在东南沿海的城市的就业机会更多,条件更好。
那么四川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或者说改革开放以后,又有哪一条路是可以继续走下去的呢?其实四川人的选择是利用已有的工业资源去发展高精尖技术以及重要的地理位置去发展商业。
先是工业资源在三线建设时期和二战的时候都给四川留下了很好的工业基础和金融基础,这让四川有资本去发展高精尖技术,比如航天飞机,以及其他。
同时是重要的地理位置,四川可以说是整个西南地区最发达的地方,所以就起到了一个带动周围发展的作用。同时中国和整个东南亚的联通与交易很多,所以说四川的起到了一个代表中国和东南亚进行联通的一个位置。
同时四川省为了带动整个西南地区发展,所以说四川省的规划并不是四川盆地,而是加上了青藏高原的一部分,也就是向西稍微拓展了一些。
所以说四川的发展虽然有大起大落,不过总体都发展得很好,同时也在现在找到了自己最适合的发展路径,相信也可以在日后的日子里继续在这条路之上走得越来越远,并且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