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招呼中有学问

第一次参加以“打招呼”为主题的成长小组课程,虽然提了解了相关内容,但没有太在意,没有做任何准备。总体来说,感觉课程是在漫谈中进行,但却又万变不离其宗,始终围绕着“打招呼”这一主线在进行。通过学习,我有三点感受和一点反思。

1.打招呼与心理资本密切相关。善于打招呼的人相对来说心理资本就会强一些,不善于打招呼和不被打招呼后心里不舒服的人,心理资本相对来说就会弱一点。也就是说否是否具有打招呼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心理资本的强弱。

2.不善于打招呼是不自信的表现。对这一点深有感触:跟熟悉的人打招呼能够做到随心所欲,但是在权威面前或者是陌生人面前,打招呼就会不那么自然,或者是非常简单地打招呼,甚至有打了招呼就想逃走的现象,这种现象表明我们总是把别人的观点看得特别重要,爱自己的程度就会低。

3.打招呼的最高境界是童言无忌的状态。也就是说打招呼与时间、目标、方法和内容都无关,只是打招呼,不带任何目的。就像网校的招生,当渡老师和小渡们刻意地向一些人宣传网校的时候,这些人可能不接受,但是在茶余饭后或者是在做心理学科普时,却收获一批粉丝,这也许就应了中国的老话:“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一点反思:连麦后我立即做了静音处理,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出视频,在潘老师让我做自我介绍时,我没有按照“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是干什么的”三段式来介绍自己,而主要说了在网校的学习经历。在自我介绍前,我没有在第一时间主动跟在地面课时亲密接触过的景香姐和邱老师打招呼。以上体现了我在进入新环境中时的紧张感,也或许是觉得熟悉了的放松感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