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6.好习惯终生受益

             

      陈鹤琴老师的《家庭教育》一书,文章用真实的生活故事,给我们讲述了养育孩子中的各种规矩和原则,简单易学的方法,父母都可以拿来使用,比如:小孩子学会独立、小孩子学会承担责任,学会整理玩具、学会浇花养猫等,在生活小事中培养孩子的爱心、细心、耐心,慢慢养育出在家安心,出门放心,有规矩、有担当、有教养的孩子。下面交流一下我养育孩子的小故事。

一.小孩子要养成劳动的习惯

      儿子在外公家长大,一家人在诊所不停的忙碌,他耳读目染,放学写完作业,就会下楼和小病号一起玩,一起分享自己的玩具,讲学校好玩的事,也会帮病人递纸送茶,关心病痛之人,无形中培养了他很会照顾人。

      姥姥的中药园里种了许多中药材,那是孩子们劳动、玩耍、体验生活的常去处,摘下菊花插头上,比谁的造型最美,拍各种有趣的动作,劳动中留下了欢声笑语;天不亮就去摘红花,摘红花需要迎着露水摘,红花长的高过头顶,满身都是刺,需踮着脚,露水打湿了头发,脸上、手上、身上满是红花刺划的痕迹,一早上采摘两三捧就是快手了,数着划痕,背着红花把家还;剥橘子、晒橘皮、切丝焙炒等事情小孩都有参与,体验不同的劳动乐趣和艰辛。

      孩子上小学一年级时就把小袜子套在手上去洗,不管洗的干不干净,都要学着干,在孩子写“第一次劳动”作文时,他毫不费力讲故事一般,很顺利的完成了。到学校干些扫地值日的活,从未喊过累,劳动他已习惯。陪伴孩子体验不同的劳动生活,既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也为童年留下美好的回忆。

二.小孩子要学会独立

      孩子上小学二年级返回县城去一小就读,因为我在程楼乡中教书,还有早晚自习,无法正常接送,我就在孩子的脖子上挂个牌子,写上学校地址,家长电话,让孩子自己坐“沟厢---宁陵”的公交车,到一小下车去学校,第一次去学校车子就拉过了站,把孩子拉到了北关车站,孩子告诉车司机要去一小,司机又把他送到了学校,放学坐车回姥姥家,如果我没有晚自习,就去接孩子放学,就这样我们成了老乘客,孩子在一次次的试错中长大,学会独立。

      由于放学时间不一致,我就在南街老“宏达商厦”二楼书店,给孩子办了常年读书卡,孩子放学去书店写作业,看书。孩子弄脏、破损、翻烂的书籍,我们通通买下来,他成了书店的常客,店员们也很照顾他,引导孩子选书、看完放回原处等,孩子读了很多书,安静、独立、坐得住的习惯就是在那时练出的。

三.小孩子犯了错误要承担后果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记住教训,下次遇到类似事情学会处理。

      过年回家,孩子和伙伴玩的很疯,砸花炮、买手枪、甩鞭炮玩的不亦乐,乐极生悲,一不小心把花鞭甩到小伙伴的身上了,衣服烧了几个洞,小手也烫了一下,他扯着小伙伴来找我,我们急忙去诊所看,抹了药,第二天买了新衣服、带上礼品去看望小伙伴,他走在前面,我们夫妇紧跟其后,我们商定,随后的几天,他都要亲自去给小伙伴擦药、带上自己好吃的东西陪小伙伴玩,直到小伙伴好了为止。他很坚持,也很细心,每天汇报自己照顾的情况,分享在一起玩的快乐,这件小事,让他记住教训,学会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

      孩子很喜欢打篮球,也多次受伤:歪着脚、碰着腿、小擦伤此起彼伏。我们帮他处理、教他预防、陪他如何练球不受伤、放手让他自行处理危机等,渐渐他学会了打养生球,做事情也有了把控性,毕竟后果需要自己亲自来承担。

总结

      养育孩子是个慢过程,允许孩子犯错,陪伴他们在不断的碰壁、犯错、改错中成长,小学阶段养成好习惯比好成绩更很重要,学会劳动、学会独立、学会承担等,有一天他离开我们的视线去生活、学习时,我们才会更放心,离开我们他能生活的更好,这就是教育的成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