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不是简单的懒

我们都知道爱拖延不是件好事,也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多数人认为喜欢拖延是因为懒的缘故,确实惰性不需要我们学,天生就会,就像许多的孩子,写作业吃饭都拖拉,唯独玩很积极,经常急得家长拍大腿跺脚,孩子依然还若无其事慢吞吞的玩着。所以无论成年人还是孩子,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对不同的事的拖延,拖延是指处理事情解决问题时延长时间,不迅速处理,最后拖到不得不做的情况再去做。

例如要一个PPT一周内要做好、一份报告甚至是一份表格,如果不是急着要,我们总是抱着“能拖就拖”的原则。在生活中也是,衣服堆了几天后不得已才去洗;穿脏的鞋子也要出门时才零时处理;洗澡不拖到最后一刻不放下手机,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当下忙碌的时代,几乎人人都有“拖延症”。明知道拖延不好,可我们为什么还会拖延呢?

会拖延可能有许多种因素导致,有主体的自身原因也有客观的。但多数原因还是自己造成的。首先从整体总的方向来说,凡事喜欢拖延的人,那他对自身肯定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也没有人生的方向和目标。有一句经典的话“每天叫醒你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当一个人心中有理想他的生命就充满激情和动力,人生充满着希望,如果没有目标,那此生都是迷茫的,不仅是随波逐流漫无目,每天如同行尸走肉般,找不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有了理想目标自然就能规划好自己,会非常清晰的知道每一刻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不会浪费时间,做一些无意义的事情自然也不会拖延,就像一列火车,明确了目的地,自然会朝着这个方向驶去,中途会有休息,但很快又会继续前行,所以我们还是要有自己的梦想和抱负。

也有人觉得自己没有那么大的志向,也不想太努力,只想过平常的小日子,但大家有仔细想过吗?虽然我们每个人是独立的个体但也离不开社会性,人情世故,平常生活也需要妥善处理各种问题,那样我们才能过得开心快乐,否则生活就是一地鸡毛。我们人如果没有目标地过下去,不过是几段散乱的岁月,但如果把努力凝聚到每一天,每一个当下,去实现自己的某一个梦想目标,散乱的日子就积成了生命的永恒。

一方面拖延,也缘于自身缺乏自信和勇气不敢担当面对,也不愿意面对。如果我们对本该做的事迟疑,不愿付出行动,很多时候的原因是太在乎结果,把结果看得太重,害怕失败,也害怕他人对自己的否定,不认可,更害怕失败后面对接受那不好不完美的自己,与其这样不如不做,选择做一只鸵鸟。但问题不会自己主动消失,不面对就始终还存在,或许某一次有人替你解决了,只要没有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会换另一种方式出现,直到最后真的克服为止。因为只有分析问题,找到问题发生的原因,才能避免问题再次发生。其实只要我们还活着每天都要解决面对各种大大小小的问题,也只能通过解决遇见的问题,我们才能更好的了解自己,看到自身的不足去提升和改变,内心才会变得成熟稳重。

再者,享受安逸,满足于当下简单、短暂的快乐。这是现在人普遍存在的状态,社会有许多分裂的东西,我们的心不知道在哪里安顿,科技网络又过于发达,都在信息技术里面生活,让人性变得越来越自私,思想越来越狭隘,对情感对事物的认知也缺乏了深度的思考和交流。

如果是一条小狗简单快乐舒适的过一生,这是很幸福的事,但我们是人,有着思想和情感,面对生活我们负面消极懈怠拖延,那给我们带来的就是内疚、恐惧、焦虑和我的否定,不仅是影响我们的生活工作人际关系甚至是整个人生。

孩子拖延怎么办呢?也是要培养好的习惯,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知道,他也是家庭的一员,家庭是一个共命运的地方,父母不要过分当成主体去支配孩子,也需要给孩子一个尽责任的机会,父母要让孩子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帮助这个家庭变得更好。

不要等孩子长大以后再去埋怨他怎么没有责任心,在他成长的过程当中,给他机会去尽责任,让他成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心的人。社会的构成基于每个家庭,做好了自己不仅家庭幸福这个世界也会越来越美好越和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