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1日,《千与千寻》在中国首映,这部由宫崎骏执导的影片是唯一一部同时斩获奥斯卡金像奖和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动画长片。距离2001年这部动画在日本上映已经有十八个年头。
十八年前,我们年纪尚小,甚至还没有机会在荧幕前观看这部电影,身边很多人也是在中学时期通过网络了解到这部动画的。时隔十八载,我们终于在电影院补上了这张迟到的电影票。
人们常说,一部影片的经典之处就在于,无论你是否知道了剧情和结局,每个阶段看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收获。
不知道你是否还能记起第一次看千与千寻时的感受,如今回首重温,又会有怎样的收获?
十几岁的时候看千与千寻,惊叹画面的唯美,感慨宫崎骏老先生奇特的想象,还有凭借着一点点对大人世界懵懂的理解,评价着影片中丑陋、贪婪的大人,我们说着不想长大,不想变成无聊、唯利是图的大人;长大后,我们开始步入社会,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人事物之后,再看千与千寻,我已经不再以小孩式非黑即白的观点去评价故事中的人物。
影片的宣传海报有一句话”不要丢了自己“,一下子触动了我,和年少时看千与千寻的感受不同,这次,我看到的不是对成人世界的现实和丑陋的批判,而是对成长的理解。我想,那是一个不断认清现实,但仍不丢失自我的过程。
胆小怯弱的千寻,和父母莫名闯进了另一个世界。或许是因为诚实、或许是因为心存畏惧,十岁的千寻凭着小孩的直觉和单纯,没有吃下未经店家允许的食物,无论父母怎么教唆怂恿,她都一直保持着自己的态度。
那是十岁的千寻,第一个没有丢失自己的画面。
没有了父母可以依靠,陌生、恐惧、孤独统统向原本柔弱、胆小的千寻袭来,不吃这个世界的东西就会消失,不工作就会被变成动物,这些都是摆在她面前的现实。
当白龙递给她用魔法做的饭团的时候,虽然她说自己没有胃口,但还是含着眼泪大口大口地咽下饭团,她只能逼着自己快快成长,凭借自己微不足道的经验和能力挣扎着在未知的世界中努力生存下去。
现实不断地打击着千寻,不被接纳的身份、干起活来笨手笨脚、不太灵光的头脑,一直被嫌弃和笑话。但是为了适应这个社会,她必须学会如何工作,如何生存,必须找到自己在这个世界存在的价值。这不就是真实的社会运行规则么,只有适应这个社会,才不会被抛弃和边缘化,努力工作,才有回报和认可。
后来,她逐渐懂得了这个世界的规则,学会了擦地,学会了放汤,学会寻求同伴的帮助,学会及时说谢谢,虽然这一路走得跌跌撞撞……像极了那个初入职场,无知、惶恐,笨手笨脚的自己。
那个原本下楼梯都会腿软发抖,面对陌生的锅炉爷爷只敢小声求助,被汤婆婆震慑到不敢动弹,只敢小声地一遍遍重复着”我想要工作“的小女孩,已经学会了如何在这个世界生存,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河神馈赠她药丸,小玲送她去列车站台时对她说,以前她总说千寻笨手笨脚,现在她要收回这些话,钱婆婆送她头绳,巨婴站出来为她说话……
但是为汤婆婆工作,就相当出卖自己的灵魂,就会渐渐忘记自己的名字,丢了自己。
人一旦为了适应这个社会,为了工作,为了合群,为了被认可,就会渐渐迷失自己。故事中的无脸男戳中了很多人的内心,他是孤独的、渴望爱和认可的,在没遇到千寻之前,他一直游离在这个世界的边缘,孤零零地在桥上飘来飘去,看着对面繁华热闹的汤屋,他渴望被关注和接纳。
后来,他进入了汤屋,知道了金钱可以让他变得受欢迎,他开始向汤屋的人抛洒金子,大家纷纷来向他献好;为了融入大家,他变得贪吃、暴躁,他迷失了自己。千寻说,他不能呆在汤屋,呆在这里他就会变坏。
好在,千寻认清了这个世界的现实和残酷,也学会了如何在这个世界生存,但是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名字。她一直保持着善良和真诚,当大家都对腐烂神避之不及的时候,她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当大家都对金子趋之若鹜的时候,她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她不想要;明知道那是一趟有去无回的列车,但是为了救同伴,她还是坚定又勇敢地踏上了征程。
她在这个世界里,没有变成麻木、自私、贪婪的人,她依旧保持一个十岁女孩的纯真和善良,而且相比进入汤屋前,她还学会了生存和独立,变得勇敢和坚强。
小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害怕变成丑陋、贪婪的大人,长大后才发现,我们只是害怕自己在这个现实残酷的世界迷失了自己。
影片中刻画的人物,没有真正的好坏之分,他们也是迷失了自己的人,但是最后都回归正道。
因为贪婪被变成猪的千寻父母;帮汤婆婆最尽坏事,但是他一直帮助千寻回到真实世界的白龙;吐出贪婪和欲望后,慢慢学会用真心和陪伴获得认可的无脸男。
看似冷漠的锅炉爷爷,一边狠心拒绝千寻,一边用珍贵的烤蝾螈为她打通关系;一开始群起攻击千寻的煤球精,最后也会帮千寻藏好鞋袜,为她加油打气;还有一开始排斥、愚弄千寻的汤屋员工,最后也为千寻可以回到真实世界而欢呼喝彩……
贪婪、欲望和迷失,在神灵世界依旧是绕不开的话题,又何况是在人类世界。宫崎骏先生大概想告诉我们:
迷失是人类需要被正视的本性,无论在什么样的年纪,需要抵抗外部世界的侵蚀,都是不容易的。
所以在宫崎骏的笔下,每个迷失的人都有被原谅的机会,每个懂得自我救赎的人,最后都可以回到正道。
”名字一旦被夺走,就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愿成长的路上,我们认清了现实,但仍然不丢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