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5日,毕业及工作一年,在公司度日如年,即便是冒着各种风险都毅然决然的裸辞了,辞职后的前半个月几近兴奋,恰好中途过了个国庆节,国庆过后真正的陷入了恐慌中。一直没有确认下来要找什么工作,每天都在恍恍惚惚的状态,越是不知道要做什么就越不敢做,连简历都不敢投一封。
上个星期狠心下来,海投了100多封简历,等了一个星期才等来了10个面试,其中有互联网运营、培训专员、销售等等,在面试的过程中才开始慢慢的了解行业及岗位的详情,很多时候其实都是自己给自己打败的,面试其实根本就没有那么可怕,相反的还是一个跟人家交流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还能学习到非常多的东西,例如在面试运营的时候就接触到了很多新的概念,什么B端产品、C端产品,行业的发展趋势,互联网+等等,从专业人士口中又有另外一种不一样的说法,能不能面试通过是一回事,在这个过程当中能学习到东西才是关键的。
通过不断的面试总结了一下几个行业的面试特点,跟培训行业面试人家注重的是个人的表现能力,你可以没有东西可以说的不好不对,但是一定要敢说,说错了不可怕,怕的是连这个勇气都没有;而跟互联网行业的面试逻辑能力特别的缜密,又有条理性,比如第三次面试的一个hr,像:对我们的产品是怎么看的,分析一下;要是产品运营过程中出现问题了,你会怎么解决,有什么思路?这种面试更侧重于思维的能力,而销售的话看状态,只要不畏畏缩缩的基本都没问题,也许这就是门槛的关系。
调节恐慌的小技巧:
1、【破罐子破摔】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最坏的结果不就是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工作又怎么样,大不了就是一死而已;
2、【转移注意力】跑步是最好的解压方式,每次感到心慌恐惧,别的不说先去跑几圈,让自己多余的能量能释放出去;
3、【兴趣爱好】通过其他方式,例如乐器,能让自己专注起来的都可以;
4、【行动】投简历、面试、打电话询问。
一个星期的时间每天安排两个面试,不仅是心态得到了调整,在面试技巧上也有相应的调整,在面试的过程中进行比较再决定要去从事哪个行业及工作,可能这是在迷茫期比较好的方法了,至少比起待在家里惶恐度日要好的多。而现在再回想到找工作前的恐惧心理,那根本就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只是当时陷入负面的情绪当中,自己把自己给吓怕了,而未来出现了其他的障碍,能不能用3~5年以后的眼光来看待?根本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跨越的,一切都会过去,而且会变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