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了俞敏洪的传记:《我曾行走在崩溃的边缘》。有点标题党,全书读下来其实也没怎么描绘出崩溃的感觉,但是把他的创业历程梳理了一下,语言也比较平实易懂。接下来说一下一些其中的感悟。
第一个是对创业这个事情有更加全面的一个认知吧。以前说到创业的话就只是想到自身相关的东西,比如说做什么产品,公司的架构,人才的管理啊,然后唯一和外界相关一点的就是市场前景。所以在这本书里看到俞敏洪为了搞培训班要去申请资格证折腾老半天,就发现,唉,之前好像从来没考虑这个问题:就是政府,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问题,而且这个不言而喻是非常重要甚至可能是最重要的。你市场可能好点差点,产品好点差点,也就是个赚多点少点的问题,但你这个政策法规这个东西就不同了,比如说你弄这个事情要一个什么经营许可证,这个证又有些资质要求,你达不到,那就很麻烦,你拿不到这个证,就不是赚多赚少的问题,是根本就上不了跑道了。这么重要的问题,我在读这本书之前却几乎没有考虑过,想想还有点不可思议。接下来延伸一下,那遇到这种问题怎么办呢?一般可能3种,第一,不做了,这个可能很少人会选这个,因为一般到了这一步,前期也已经投入很多,花了很多资源了,现在一下说不做了,损失很惨重。也是万不得已的最后一个选择。第二,想办法满足资质,这个当然是最好的,但是有时候可能会很难,要看具体情况。第三,送点好处,这个可能是很多人的选择,也是见效最快的选择。但与此同时也是风险最大的选择。在书里俞敏洪也探讨了这个,他认为这个是不可以做的选择,他也比较坦诚,没有讲许多的大道理,讲了一些,总结起来就是三个字:有后患。这个跟我的观点是比较一致的。我相信在任何时候任何审核中都有靠第三条路获得与自己付出不匹配的利益的人。但我觉得这并不适合我,我不是那种性格,我也更愿意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些,而不仅仅是一次两次考核中。
第二个是内部管理上的。俞敏洪在书里比较强调说创业团队里要有人有决策权,而不是大家几个人都一样的话语权,吵半天也没法拍板,最终效率很低,他们当时就深受其害。我倒是不担心这一点,因为我还是很在意这个最终决策权的。不会主动地形成好几个人平权的形式。但是他里面的一个案例倒是引发了我的思考:就是随着创业进程的推进,这个是在变化的。举个例子,你们团队分为A,B组,你带着A组从事A项目,然后B组做B项目,然后最后A组越搞越不行,B组越做越大,最后公司的钱基本都是B组赚的,那是不是说B组对公司的贡献是最大的,那你还有底气去领导B组的组长吗?大家还信服你吗?我认为这是一个挺棘手并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你就不敢放权,所有东西都想牢牢抓在自己手里,那整个公司运转效率肯定受影响,最后不要说发展,能否存活都是个问题。这里俞敏洪还有一点我还挺钦佩,他从一开始就强调找优秀的人,而且是比自己更优秀的人。我觉得这点我要学习,不是说我不愿意承认别人比自己优秀,但是我会担心自己不会管、管不了比自己优秀的人。
第三个感悟就是说把产品做好还是硬道理,包括我现在在看的《腾讯传》也给我这样的感觉。这也让我想起以前产生过困惑的一个事情:说像那些喜茶,皇茶,贡茶什么一堆网红茶,他们的成败的点在哪里呢?从产品来说,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说,我好像也没喝出什么区别(而且就算有区别,因为两次间隔太久了,也不记得了),价格差个五毛一块的,感觉大概也没什么影响吧,但是只是想了想,没有深入调查过,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回到前面,产品很重要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觉得这算是自己能控制、努力的一个东西吧,有时候你说像市场前景,政府政策这些可能是风云变幻的,很难去把握,所以一定要先把自己能控制的东西先做好。这也是为什么我决定以技术为职业生涯开端的一个重要原因,我觉得懂点技术(最好能钻深点)肯定还是有利于做产品的,尤其我了解我自己,我觉得这个路径是没错的。然后大概创业前一两年我会尝试做下产品经理吧大概。在技术外对产品所需的知识有个更全面的了解。
第四个感悟就是有时候扩张是迫不得已的。书里面讲到新东方的泡泡少儿英语的时候提到,俞敏洪一开始对做少儿英语并没有兴趣,但是他的员工说服了他,原因是如果新东方不做少儿英语,以后这些孩子长大了,他也就不会再成为新东方的客户。这个片段给我印象还是挺深刻的。这里还插播一个腾讯传里看到的片段,就是联众的衰退,原先联众是棋牌界的老大,但是一直没有创新,也没有作大胆的尝试,后来腾讯进来了,直接照搬联众(棋牌游戏的门槛很低),而且有QQ导流,一下子就超过了联众。而且棋牌类又是明显的赢者通吃的类型,所以联众一下子就不行了。
第五个感悟就是商业竞争的残酷把,中国有句古话叫挡人财路有如杀人父母,还真是这样。别人因为你少赚钱了,是可能和你拼命的。这本书里就举了好些这样的例子,比如两拨人为了贴广告打架,还持刀行凶。尤其在当年社会治安很乱,很多人素质不高的环境下,这种冲突会以更直观暴力的形式呈现出来。现在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可能这么直接血淋淋的冲突少了,但是背后的“狠劲”不会变。所以说如果要创业,干事情,就要做好拼尽全力的准备,不要说想着能一直躲在哪个角落里闷声发大财,或者打几个交道就春风化雨避开各种明枪暗箭。
就先写这么多吧。感觉还是比较有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