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琴,独自坐在客厅,手上端着杯刚泡好的菊花茶。
菊花的淡淡香味,并没有拂去她心头的那思哀愁。
一丝丝凉风,透过窗户爬了进来。
她禁不住打了冷颤。
可是她依旧没有动,而是眼睛直直的盯着窗外。
思绪飘到了久远的时空之中。
01

琴,结婚时二十六了。
结婚两年之后就有了女儿。
她和老公都是特别爱孩子。
当老人提出让他们把孩子放在老家养,并且孩子的所有花销都不用他们支付时,他们干脆利索的拒绝了。
公婆就和琴两口子进行了一场谈话。
谈话的内容,总的来说是:不是他们不给看孩子,是琴两口子不舍得。
但是,等公婆老了,他们必须得养。
这大概就是丑话说在前头吧。
可是,琴两口子从来没有想过不养父母老。
孩子满月,琴就和老公回了北京。
两口子回到北京商量了下,谁来带孩子。
虽然当时,琴的工资比老公的高。
但是综合考虑了下。
还是决定让琴带孩子。
02

带女儿,可谓是一路的摸爬滚打。
一点经验没有。
每天除了孩子,就是老公、灶台。
琴,成了名副其实的三转女人。
夜深人静的时候,她想起自己奋斗那么多年,好不容易大学毕业,找了份不错的工作。
可是没工作几年就结婚生子了。
自己却做起了全职保姆。
想起来心里总是无尽的心酸和委屈。
尤其是父亲生病,她却没能力拿出点钱给父亲尽孝。
全职保姆的生活,让她失去了爱的能力。
过年回到老家,还要听着公婆话里话外的讽刺。
说什么上大学什么用都没有,还不照样看孩子。
一年回不了两次老家,纵使听着很生气。
她也忍着。
因为一年回不了两次老家。
尽量别起什么摩擦。
这大概就是别人常说的那句话:太懂事的人,没人心疼。
03

女儿去上幼儿园时,琴想着出去工作。
找工作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被时代给抛弃了。
她后悔带孩子的时候,没有给自己充充电。
去工厂做个普工吧,时间不合适。
孩子没人接送。
送到托管班吧。
自己挣的钱,还没托管班的费用高。
各种的设限,她最终没有去公司上班。
干兼职吧,足不出户的最好。
找了几个兼职,交了钱,却没挣到钱。
后来又跟着别人做微商。
屯了一两千块钱的货,
由于没有人脉,
没有关系,
产品都让自己消费了。
折腾了那么多,
蹉跎了几年,
依然还是过着一眼望得到头的生活,
很平庸。
04

琴,忽然站了起来。
她意识到自己的愁从何来。
生活,让她失去了自我。
一个人,不能创造价值,就失去了价值感。
价值感是衡量一个人有没有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
她怎么才能让自己产生价值感呢?
她来回跺着脚步,大脑飞速的转着。
一个想法蹦出脑海:找回自己。
学习,充电,让大脑活跃起来。
有句话说:
不要在最好的年纪选择安逸。
如果你愿意,什么时候都是最好的年纪,
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