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干部要心系“国家事” 肩扛“国家责”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青年是承前启后的一代,时代的特征使青年在许多领域都已经从生力军向主力军方向转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需要新时代青年以“勇于担当”的自觉、“善于担当”的能力、“敢于担当”的姿态,时刻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

        守牢初心使命,增强“勇于担当”的自觉。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高升呐喊:“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自古以来,心怀国家的有志之士,正是国家的脊梁。革命时期,仁人志士“白眼观天下,丹心报国家”,以己之力投入到变革的浪潮中,用生命和热血谱写着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不论是青年学子还是青年干部,都应该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得责任感,更好的兼顾小家与国家,将对家的情意深凝在对国家的担当上,人生才能真正达成圆满。从毛主席的“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的壮志豪情,到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为民情深,常怀爱民之心、常思兴国之道、常念复兴之志,是共产党人家国情怀的生动写照。作为青年一代,应把个人价值寄托在对国家和人民的大爱中奋斗,怀丹心起航新征程,以家国情怀和勇于担当的自觉托举新时代的新使命。

        练就过硬本领,提升“善于担当”的能力。增强本领能力,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曾勉励广大青年要“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在知识更新日趋加速、技术迭代日新月异的今天,要想成长成才,就必须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要想成为挺立在时代潮头中流击水的佼佼者,就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把学习知识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同时,要理性面对前进路上的困难和挑战,要有苦中作乐的豁达,有自得其乐的心态,在戒浮戒躁中磨炼心性。

        积极主动作为,展现“敢于担当”的姿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员干部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自觉摒弃不作为的不正之风,敢于担当,要把高标准履职尽责作为基本要求,做到日常工作能尽责、难题面前敢负责、出现过失敢担责。在矛盾和问题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在重大原则问题面前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要豁得出来、顶得上去;在各种歪风邪气面前要敢于较真、敢抓敢管。同时,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展现青年干部敢于担当的奋斗姿态,要有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的忧党、忧国、忧民的意识。时刻保持健康的生活情趣和高尚的精神追求,规范工作圈、纯洁社交圈、净化生活圈、管住活动圈,时刻自重自省、慎独慎微,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展现敢于担当的奋斗姿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