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在上学路上遭遇交通事故时有发生,由于不少学校所处路段过境车辆多,车速快,路况复杂等,还由于骑电动车学生增多且速度快,学生安全意识差,行人遵守交通规则意识差等因素,给学生出行带来了不少安全隐患。不少有识之士呼吁通过配置校车等方式来解决问题,但是对于地处农村,居住分散的学生来讲,在客观上难以完全达到应有的效果。
针对以上状况,学校将生命安全教育列为学校重点工作之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保障学生出行安全。每学期初启动“生命教育 安全第一”签字仪式,校长亲自讲话,德育处提出系列安全措施,全体师生签字承诺。学校和交警部门签定安全教育协议,每学期由交警中队学生做一次交通安全讲座,还邀请派出所、交警、城建有关负责人召开警民恳谈会等,恳请他们为学生安全出行献计献策。定期举办班主任教育论坛,收集生命安全教育的相关论文、案例、故事、调查报告,并汇编成册发给每一位教师,以共同提高安全教育水平。
明确班主任是学生安全第一责任人,在班级管理中有效渗透安全高于一切的思想。通过每天晨检、每周班会课、班级巡查及家长沟通等方式了解学生安全信息,经常提醒学生注意遵守交通规则:勿骑英雄车(一只手或不用手),骑车时勿追逐、并排、反穿衣服、使用随身听,转弯时减速慢行等。
学校总务处为校内车辆都贴好反光贴,定期组织检查反光贴、铃、刹等是否完好?对于问题车辆及时反馈给家长和班主任,要求整改方可使用。针对学校附近交通事故易发地段,学校和交警联合进行交通安全巡查,掌握交通安全第一手材料,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让学生深受教育。
对于晚自习下骑车回家学生,德育处指导他们逐渐形成“安全共同体”,行路过程中相互关心、相互提醒。如晚自习下及时打开车灯、岔路口慢行、红灯停、如何避让迎面机动车等,只要有一人记得要及时提醒同伴注意。对于住宿生,学放假前告知家长离校时间,要求学生养成放假首先必须要回家见自己父母,任何学生在路上不得逗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