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的安排是陪孩复习,早上起床做第一项时,她可能刚睡醒,情绪不高,早读也不出声。一会躺地上,一会躺床上,说这疼那疼浑身不舒服。
一天刚开始,和预期可能有差距,内心也会有点对抗,但我深深知道,如果指责只会让孩更消极,时间更浪费。
我问妞:“宝贝,你这样躺着问题就解决了吗?”她说没有。
我问她需要妈妈协助什么,需不需要约阿姨推推放松下,她说好。我时刻记住,我是妈妈,我得关心孩子这个人,让她感觉到妈妈不仅只是关注她复习。
情绪好转了,带她吃了早餐,看看路边的警察叔叔那么热还在站岗,我说:“宝贝,你想体验体验吗?”现在还是早上,等下天气更热,这么多警察叔叔们都在坚守岗位。她若有所思,说:“我想空调房”,引导:“宝贝,相比你坐在空调房舒舒服服学知识多么幸福啊。”
到家8.20,读晨读同样的资料,声音洪亮,明显感觉用心在读。我感叹:见到孩子不好的行为,一定要考虑到情绪层面,上升到认知的高度,不能行为对行为,刀尖对麦芒,最后谁都不高兴,时间也没了。
英语有道题,答案和孩做的不一样,孩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且说得有理有据,为了确认,连线老师,最终还是妞对了。有时候答案不一定对,很好的教育时机,具体表扬她听课认真,爱思考,不是一位信服答案等优点,有鼓励,孩子热情更高涨,能看出来特别开心。
休息时看了阿莲老师的“高考查分之夜”,眼泪没止住,孩子们陪伴在身边的日子其实真的非常短暂,高考过后,远走高飞,看到的只是渐行渐远的背影,孩子的房间空空如也,留给父母的也只是无限的回忆。
我对身边的孩说:“妈妈抱抱”,她走过来,抱在怀里,她疑惑地问:“妈妈,怎么了?怎么突然抱抱了”,哈哈,我说就是很珍惜宝贝在身边的日子。
临时接到下午加班的消息,她自己一个人在家,我说:宝贝愿意去办公室学习吗?她说好。
明天上午录机也没空陪她,想想这妞其实真是挺不错的,自己安排得也不错。有时有情绪也是正常的,我们成人不也有时候还不想上班吗。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关心,其实孩子状态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