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自己,自认为看过几本营销书记,就认为自己懂文案,没想到实际操作下来,完全抓瞎,根本不知道从何处入手。
按照老师给出的框架1234去写,又为了套框架而套框架,看上次练习大家找了很多竞品店铺,这次自己也去找了很多,却完全不知道竞品是什么。找的店铺太杂,太乱,做零食的,做养生食品的,做特产的什么都有。
而且完全不知道分析哪些方面,就是找了几个粉丝数大的店铺,看人家做的好的地方,有没有广告语,广告语起什么作用也没有太关心。所以分析起来简直是驴唇不对马嘴。
分析目标人群也是同样的套路,按照汴掌柜的介绍,把几大人群往那儿一套,感觉就完事了,自己也没想明白要怎么用,怎么为写广告语服务。
跳出这些去想,觉得汴掌柜原来的广告语也挺好的,“汴掌柜带您走进开封味”,之所以销量上不去,应该是定位出问题了。而自己找到的比较大的店铺都是陕西特产,云南特产,东北特产,直接是一个省甚至三个省,目标人群大了,所以才销量好。由此得出结论,汴掌柜应该做“河南特产”而非“开封特产”
估计整个训练营里只有我一个人是这么提的吧,而且组长也说“你要是建议汴掌柜做河南特产,应该给出依据”,想想确实有点想当然了。
我还给出一点建议“在兴盛德花生之外,另外打造一款爆款产品”也是完全没有考虑这样做的难度和可行性,真提交到甲方手里,肯定会被认为“太不靠谱了”,还有自己注册商标,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让其他企业代工之类的话,完全没有考虑实际情况和可行性。肯定会给甲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嫌疑。
第一次写广告语,真的是槽点太多,犯的错误太多了,听完组长的反馈和小鱼老师的分析,才知道自己的真实水平。
现在终于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发展到“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阶段了。希望后面的几周跟随小鱼老师踏实学习,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