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新生活

不算前言

生命流逝在被动选择的随遇而安,一天天在琐碎中消磨。到了这个年纪,灵魂还没有变得厚重,却已经在无奈中渐渐沉沦。这并非生来想要的生活,心比天高的理想还残存着闪烁的余光,如果不能走出这小小牛角,那就只能眼看着黑暗的降临。

所幸还有希望,命运关上了一扇门,却又打开了一扇窗,移步换景,毕竟还是登高了半步,眼前天地需要花些目光去欣赏。虽然转换过程需要心理的调适,但再难也抵不过七日时光。对过去的难以割舍,不过是畏惧这不熟悉的未来。转换赛道,一时不知道走向何方,失去了旧日的方向,但这何尝不是一次人生的机遇,在匆匆低头行进的过程有了一次歇脚的机会,可以有一次重新成长的际遇,是多好的一片广阔天地!

先不管生活裹挟着的人生会如何转换,至少可以短暂放空自己,想想这辈子该如何能活出个自我。功名利禄都放在一边,平静的生活可以随遇而安,思想的成长和自由的灵魂不就是最大的成功么!

简书很好,据说支持markdown,但我用起来没感觉。就把这里当一个树洞吧,闲来无事吐槽一下这不尽如人意的生活。我不关注你们,我只玩儿知乎,所以,也请你不用打扰我。能在这个世界找一方清净角落,独自梳理一下内心的羽毛,让内心在温柔中累计中不断成长。

有时间想想下面的主题:

读书、健身、科学积累、子女教育、思想感悟

关于读书

不知道有多久不读书了!放着床头的枢纽都落了厚厚的灰。许是生活太过匆忙,又或是有太多的浮躁,灵魂在迷失的空气中无所依靠、随意飘荡。

还记得小时候,最着迷的事就是读那些印在纸上的铅字。印象最深刻的是即使是吃饭的时候,如果眼前没有个有字的纸,总是感觉那里不完整。小时候因为家里条件有限,根本买不起书,只能借来读,也不管是什么书,只要是书一概看的下去。那时候,随便一块破报纸都能看的津津有味。在那个年代,家里最不缺的书是毛选,所以呢,在小学没毕业前,毛选第一到第五卷,都看过好几遍了。尤其印象深刻的是,第四卷主要是解放战争相关的内容,看的最有兴趣。老人家纵横千里、运筹帷幄的思想在我小小的脑瓜里看到的都是关于几兵团、几纵如何解决敌人的快意。

现在当然也喜欢看字,只不过每天时间碎的七零八落,看的最多的不过是手机上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流水文,反而拿不起大部头的书来读了。所以呢,就是感觉自己越来越肤浅,相比之下码字的能力也是每况愈下,简直是无可救药了。

时间有限,想读的书很多,慢慢捡起来吧。

关于健身

去年新冠,正好又在出长差期间,驻地管控比较严格,绝对禁止搞集体活动,因此也就顺理成章地捡起了跑步。从起初的每次2公里,慢慢增加到3公里、4公里,最后稳定在每天5公里的距离,配速5分半。早上5点半起床,活动一个小时,回来洗漱早餐,日子过得规律又充实。说起来跑步还真是一项最好的运动,它好就好在不需要任何条件,只要有时间,随时可以动起来。跑步的时候,看看朝阳,想想事情,远好过躺在床上抱着手机的虚度的时光。

过去,在研究室的时候,每周相约去打羽毛球,然而比起跑步,打球的麻烦要远甚,每次都要约好人,占场地、带装备、换衣服,总之是一系列的麻烦事。又再比如一起活动的队友或者对手水平相差太多,那就怎么也不会玩儿的爽。不过虽然如此地麻烦,那时候居然也还乐此不疲。现在想起来,跑步多自由啊,完全按照自己的节奏来,不用考虑任何其他的因素。同时跑步还比较省时间,每天拿出一小时来,或快或慢,运动量都足够了。所以,跑步吧!坚持下去!

门口的公园有位跑步的大神,据说是全国某项比赛的冠军,某天为了某事在公园里刷了七八十圈,总之就是神一般的存在,只能是高山仰止,不可企及就是了。

从去年到现在,跑了一千公里出头,没有多好的成绩,坚持的也不够长久,但至少对自己更有信心了,在家无聊的时候也有一件还有点吸引力的事可以做。

关于技术积累

上周去参加学术委员会讨论,顺便听了个教学交流,颇有些促动。这些年专注事务性具体工作,反而眼界越来越窄了。中国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依赖庞大的科技人员团体,在技术研发方面其实是多点突破,全面开花了。而我们还在固守传统的领地和观念,甚至面对外来的竞争还不屑一顾。如果再不醒来,恐怕很快要被这个时代给抛弃了。听完讲座,回来查了一点资料,知道了超滑是什么概念,了解了一下双负材料、超构结构、垂直轴发电机等等,都很有意思。在我们的工作中也都是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手里积累了不少资料,是时候想想自己的兴趣点,专注一些去干点什么,或者去读个博士,强制性地去做出点什么来。找一个好的技术基础,走出第一重死亡谷,然后看看有没有计划尝试一下这一辈子还有没有机会再成功一点。

想起来前几天去看增材制造的基地,目前设备能力上的很快,然而市场并没有多好,核心问题除了要加大推广力度之外,核心是要有好用的设计工具,把这项技术真正推导设计人员的桌面。同时,还要切切实实把成本降下来,如果没有显著性的比较优势,对于很多人来讲是不愿意花时间尝试新事物的。

关于教育

认真查阅了一下清华姚班、钱班的一些资料,颇有些羡慕嫉妒。然而时光已逝,青春不在,唯有把愿望寄托在下一辈身上了。当然了,这下一辈不能仅仅是自己的子女,恐怕更多的希望还是得寄托在其他的天才少年身上吧。

做好一件事,首先要遵循第一性原理,要找一个天才,一个对这件事感兴趣、充满激情的天才,然后辅以优秀的教练团队,最终可能得到一个你想要的结果。我希望我的孩子能成为一个在科学上有所建树的人,然而从目前的的情势看来,恐怕是远远达不到了,即使是希望她能上一个跟我一样的大学恐怕都不可得,其他的就更不必奢望了。然而,倒也不必悲哀,毕竟孩子身上还综合了她妈妈的优点,也许她将来能成为一个有想法、有创意的人,也许她会成为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总之她也许能以自己的方式过精彩的一生。如此想来,倒也就可以不必焦虑了,希望今后的日子里,有我们的陪伴,你能有个快乐的童年、少年和成年,希望你真到了不惑之年,不必经历如此多的烦恼和莫名的忧伤,保持一个稳步上升的步调就够了。

一些感悟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年轻的时候,所有的不快都有简单有效的替代,然而人到中年,体会到的烦恼层次越来越深,也越来越不易排解,或许只能等到彻底认命的那一天,才能彻底第释然。年轻的时候,不理解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的难处,只有自己亲身经历,当自己的身体一天天走下坡路,父母子女都要自己操心,事业上又遇到难以跨越的障碍,自己的能力体力已经跟不上后浪的步伐,这份无奈最终慢慢把自己淹没。

但是,今天忽然有些想开了,追求那么多,背负那么多的责任,追求的那些虚名有啥意义,不如把这些包袱都放下,活的坦坦荡荡开开心心,认认真真去做事,无愧于心多好。

然而,父母的情况还好,孩子则更让人操心。独生子女的坏处,都留在做父母的心底。人生无常,难免会有心怀未知的恐惧。

体力变差,状态不好,如果事业无成、愧对父母、亏欠子女,后半生又该如何自处?

要写篇文章的事压在心里一两个月了,今天总算可以把一切都放下,整理了一下思路,写了两页纸出来,总算是开了个头。以前都被一些事务性的工作牵绊太多,反而没有心思静下来思考总结,既然有这么一个机会,趁势而为,岂不美哉!以前总觉得写文章找不到好的点子,今天翻翻过去的资料,蓦然发现有好多值得总结的东西,以后的日子里完全可以慢慢提炼点有价值的东西出来。

塞翁失马,反而是一片豁然开朗的新天地!

未完未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大学毕业将近五年,却依旧记得那一年在广州初来乍到的场景,十八岁的青涩少女,干净利落的冬菇头,沉重厚...
    一只勇敢的鹿阅读 1,618评论 0 1
  • 这几日,不安定的心终于慢慢沉淀下来了。新的工作,薪水虽然不是很高,离家也不近,以后事情也不会少,但是对于我来说,非...
    葳蕤自生光阅读 3,811评论 5 1
  • 今天是个比较特殊的日子。一是宝贝女儿的生日,二是宝贝女儿第一天上小学。 由于今天是周一,小朋友们都要上学,所以...
    不想长大的妈妈阅读 2,586评论 0 0
  • 晨读、午写、暮省‘’是新教育倡导的一种回归自然朴素的一种生活方式。自古以来,教书育人都很重视读书,说以才有 ...
    王昭娟阅读 1,833评论 0 0
  • 表情是什么,我认为表情就是表现出来的情绪。表情可以传达很多信息。高兴了当然就笑了,难过就哭了。两者是相互影响密不可...
    Persistenc_6aea阅读 126,979评论 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