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译注》读后感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这是《论语译注》中的为政篇里的孔子对信誉重要性的一个比喻,其大致意思是:“做为一个人,却不讲信誉,不知那怎么可以。譬如大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輗,小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軏,如何能走呢?”在这句中孔子把信誉对于我们的重要性表现得很彻底。当然,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像这种句子还有很多。

  《

论语》是我国经典著作,涵蕴了我国的文化经典。俗话说的“半部论语治天下”所表现出的就是前人对论语的超高评价。《论语》用精短的语言告诉我们怎样和朋友交往、怎样孝敬父母、怎样解决事情、怎样……《论语》涵盖了仁、义、礼、智、信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物,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就有了。孝顺父母、尊敬师长、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义”是在仁的基础上理解的,即一个人在社会中要做到替别人着想,学会换位思考。这我觉得就是知人之言为智,就是要明白别人的道理,使自己更好的向前发展,其实《论语》就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经验,学习《论语》就是在学习前人给我们留下的这些宝贵经验。我们只有了解了其中的道理,才能明白自己在社会上的意义!才能更好的发展自己、奉献社会、强大国家。“信”也就是我们一直在提倡的诚信,诚信在任何时候都是必不可缺的,“人无信则不立”,便是古人对于“信”的理解,可见前人对于“信”是非常看重的。

  《论语》总共有20篇,是儒家学派中孔圣人孔子的代表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每一篇都各有特色,所要陈述的观点内容也不尽相同,我觉得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篇就是第2篇为政篇,为政篇主要是讲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这一篇里,孔子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即孔子认为:刑法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但道德教化就比刑法高明的多。这既能使老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人们有知耻之心,是一种两全其美的办法。

  读完《论语》这本书,我不得不佩服孔子心性的坚韧与心胸的宽广,这是一本教会我们如何修德立善之书,是一本教会我们如何为人处事的儒家经典。

                                          95班      杨奎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读完《论语译注》,也算是对《论语译注》有了些了解,还有了些兴趣,感到孔老夫子既有学问又有思想,一部《论语注释》流...
    L_d666阅读 1,664评论 0 3
  • 《论语》是我国古代儒家的重要作品,它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中华文化中最有优秀,最有价值的一部作品。而《论语译...
    今天没有物理课阅读 3,247评论 1 2
  • 现在是6月19日早上6点28分,由于昨晚小二睡的太晚,所以今早我6点多才醒,感觉睡的还不错,做梦自己出门了,正在定...
    蓝莓书阅读 1,053评论 0 0
  • 深冬,明月夜。 城市,亮如昼。 我叫春霞,我母亲立春那天生下的我,那一刻朝霞满天。 我家是书香门第,父亲很有声望,...
    颖想一生阅读 2,981评论 0 13
  • 今天很忙,但是也在努力,精力做到
    cac47ec5e164阅读 75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