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大水冲了龙王庙”,形容一家人互相打架,意味着龙王是水的主宰。
以前不是这样的。
第一个阶段:主宰水的是“水神”、“河神”,比如洛川这条河的河神是宓(mi)妃,这就被曹植写入《洛神赋》中。
这时候,龙只是生活在水中的神兽,能驾车上天,不能变换人形。
第二阶段:印度传说中的“龙”传入中国。列入“天龙八部”的“龙”传入中国,它也生活在水中,形状似蛇,翻译传说的人因为其外形像中国的龙而翻译它为“龙”。
它可以幻化成人,能行云布雨,它居住在龙宫,有自己的子女、眷属。
第三阶段:中国汉化版“龙”。中国将它变为️“王”,于是穿上了皇帝的衣服,给它配了虾兵蟹将以供驱使。
最后,因为“龙”出场次数越来越多,民间也逐渐修建“龙王庙”代替“水神庙”。逐渐就没有了水神的位置,龙作为水神深入人心。
洛神(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