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点

人生总有痛点,像暗夜里横在路前的沟坎,或深或浅,或显或隐。

有人是三餐无着的窘迫,有人是理想碰壁的迷茫,有人是群体困境里的挣扎——农民怕庄稼遇涝遇旱,工人怕技艺被时代淘汰,医者怕面对生命垂危却无力回天。这些痛点不是偶然的劫难,而是生命里最真实的叩问,叩问着我们为何而活,又该如何活。?

人活着的价值,从来不是在顺境里安然度日,而是在痛点面前站起身来,试着搭一座桥、填一道沟。

古时有大禹治水,面对“洪水滔天”的族群痛点,他离家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让百川归海,解万民倒悬;近代有邓稼先,面对“国家无核则弱”的民族痛点,隐姓埋名二十八年,在荒漠里筑起核盾牌,让中国有了挺直腰杆的底气。

他们解决的不是一己之难,而是千万人的困境,痛点有多大,他们扛起的责任就有多大,生命的重量也便在这份承担里愈发厚重。

寻常人或许遇不到“治洪水”“研核弹”的大痛点,却也能在自己的天地里,为身边人的痛点多做一分努力。

社区里的志愿者,为独居老人解决“买药难”“吃饭难”的小痛点,让孤独的日子多了份安稳;山区里的老师,为孩子们解决“上学远”“求知难”的痛点,让山里的眼睛能望见更远的世界;急诊室的护士,为患者解决“就医急”“陪护难”的痛点,让病痛中的人多了一份安心。

这些痛点或许不大,可每解决一个,就为生活多添一分光亮,人的价值也在这点点光亮里,慢慢汇聚成星河。

人生的意义,未必是必须避开痛点,也可以是迎着痛点前行。你能接住多大的难处,就能创造多大的价值;你能为多少人解困,生命的底色就有多鲜亮。

痛点不是生命的缺口,而是价值生长的土壤。在解决痛点的路上,我们不仅照亮了别人的路,也让自己的生命,活得更有分量、更有温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