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关系中,相互依赖变得不可或缺。生活的质量从本质上取决于相互依赖。健康、爱、学习、留下遗产都离不开相互关系。
作为一个社会人,当然我们还可以继续拥有独立的生存模式。独立模式可以给我们预留自己的空间,可这并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独立模式实际上也是为了更好地让我们与他人相互依赖。如果选择完全的独立模式,那代价是很大的。首当其冲的是无法得到爱情;然后为了能够生存下去,不得不学习应付各种局面(没有了协作,很多事情都需要自己亲自去做才行);我们也无法奉献自己,对于社会也许就没有社么价值了。
当然,现在完全独立的模式只有在极个别的情况下才能出现,我们绝大部分人还是生存在相互依赖的模式之中。首先研究一下相互依赖的模式。
第一,所有的公共行为归根到底都是私人行为。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组织机构中,其组成的最终个体都是人。从外界来看,一个家庭表现出来的和睦或是一个组织机构表现出来的团结高效,其本质都是每一个人表现的总体体现。第二,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无法分割的整体。实际上,工作、旅行、看电影、朋友聚会等等都是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每一部分都不会单独分割出去。第三,信任来自信誉。既然是一个整体,就需要彼此的信任。信任是有效交流的基础,也是一种你无法伪造或者能快速形成的东西,它是性格中的基本要素,是个人的信誉。
相互依赖重新界定了“重要”的概念。我们既然把人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上,那处理好关系相当于做好准备。建立人际关系、建立共识和阐明想法都是第二象限的活动。真正的相互依赖是变革性的,这跟传统上的相互关系不同。传统上的相互关系基本上是交易性质的,这样的关系是低水平的。作为第四代时间管理,对相互依赖产生了新的认识。我们认为相互依赖产生的真正的协作增效已经成为人际交往的真正本质。这样,安全感的获取方式就产生了变化。我们会从协作增效中获得安全感。
相互依赖中,看人类的四个天赋。自我意识是我们拥有了解他人的能力;良知也是集体良知的组成部分;独立意志可以实现相互依存的愿望;创造性的协作增效过程中,可以贡献出自己的创造性想象力。实际上,最终我们是通过行之有效的合作来实现共同的目标。
接下来,我们要共同做到要事第一
几乎在所有的情形之下,合作都远远比竞争更能提高生产力。生活中,并非一定要非胜即负,我们可以达成双赢。先有双赢的思维;然后在理解别人的前提下,再争取别人的理解;最后达到协作增效。在这个过程中,有共同的构想很重要,也就是有相同的目标。如果一个组织或机构中的成员们构想不同,将会产生很大的内耗。好比四个人坐在船上,朝不同的方向划桨,结果如何,可想而知。所以相同的目标很重要,它可以把所有人的精力、才干和能力释放出来并且综合在一起。如果在组织机构中,则会产生其自身的秩序;同样在家庭中,它可以把家人联系在一起,给他们团结感和目的感,在挑战出现的时候能够提供巨大的力量。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制定能动性的共同使命宣言。首先拥有足够多的人;然后让这些人得到全面的信息;接下来,这些人将以自由和协作增效的方式相互影响;最后,大家会发现自己已经在高度信任的气氛中了。整个过程中,需要注重贡献、注重有价值的目的,这样才能形成共同的构想,让共同的构想改变我们,进而改变生活的质量。在协作增效的过程中,角色和目标是很重要的:一旦因为角色或者目标出现割裂的状态,人和人就会产生冲突或者竞争。一个统一的整体,才能发挥作用。
那么如何缔造双赢的同舟共济协议呢?第一,具体确定期盼结果;第二,制定指导方针;第三,认清现有的人力和物力;第四,确定汇报制度;第五,认清结果。这是整个的一套流程,从目标确定到过程实施,最后结果检验。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出现无法达成一致协议的问题。尝试用移情的方式,变换角度,以变革性人际关系取代交易性人际关系。我们不是要通过协作从对方那里得到什么,而是想通过协作达到共同增益。
共同做到要事第一,可以带来一系列的变化。监督不再是人管人,而是目标管人;评估会由事后评估变为事前评估;控制范围,从前即使很努力也仅仅只有一小部分控制范围,之后将不需要控制;动机,会从开始的胡萝卜加大棒变成目标驱动;结构和体制,曾经可能会有官僚气息,金字塔结构之类的特点,之后人会得到解放,每个人的能力也将会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
到最后,我们就会达到一种效果,一分努力得到十分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