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这首明日歌,大家都耳熟能详,也经常用来教育自己的子女。
实际上,我们自己又做到几分呢?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故事:
有两个和尚,一个很贫穷,一个很富有。
有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打算去一趟南海,你觉得怎么样呢?”
富和尚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认真地打量一番穷和尚,禁不住大笑起来。
穷和尚莫名其妙地问:“怎么了啊?”
富和尚问:“我没有听错吧!你也想去南海?可是,你凭借什么东西去南海啊?”
穷和尚说:“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
富和尚大笑,说:“去南海来回好几千里路,路上的艰难险阻多得很,可不是闹着玩的。我几年前就准备去南海的,等我准备好充足的粮食、医药、用具、再买上一条大船,找几个水手和保镖,就可以去南海了。你就凭一个水瓶、一个饭钵,怎么可能去南海呢?还是算了吧,别白日做梦了。”
穷和尚不再与富和尚争执,第二天就只身踏上了去南海的路。他遇到有水的地方就盛上一瓶水,遇到有人家的地方就去化斋,一路上尝尽了各种艰难困苦,很多次,他都被饿晕、冻僵。但是,他一点也没想到过放弃,始终向着南海前进。很快,一年过去了,穷和尚终于到达了梦想的圣地——南海。
两年后,穷和尚从南海归来,还是带着一个水瓶、一个饭钵。穷和尚由于在南海学习了许多知识,回到寺庙后成为一个德高望重的和尚。而那个富和尚还在为去南海做各种准备工作呢。
两个和尚的故事告诉我们:想要做一件事,如果放大困难而一直去做准备,那么你永远都不会开始,更谈不上成功。只有去行动,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才能最后到达自己想要去的地方。
跑步就是跑步,不是先纠结跑步的时候要带什么,听什么歌,有没有手臂包就没那么重要。
写字就是写字,不是先纠结写字的时候需要什么样的毛笔,用什么毛毡,用什么墨水,用什么样的书法桌就没那么重要。d
生活就是生活,不先纠结于别人知道不知道,怎么自拍一张高大上的照片发朋友圈就没那么重要。
很多事情本来就是简单的一个点,我们却把它编织成一张网,给自己太久的时间去来“准备”开始。
冲动不是好习惯,过度的思前想后也不可取。
“三思而后行”的下一句是,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就是说,季文子做事总要考虑很多次,孔子说考虑两次也就够了。
所以,想做一件事,差不多了就先开始,而不是一直准备开始。
上学的时候,我总觉得准备好了再开始也不晚,总觉得以后还有很多机会可以做。
回过头来发现,拖着拖着,有些事,这辈子都没机会完成了。
想问各位一句:有没有一件事,你一直放在计划和准备里,却迟迟没有开始?如果还心心念念地惦记着,就开始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