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方式:
分为五种: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和平叙。
㉿顺叙:
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为清楚地记叙。
先发生的先写,后发生的后写,借以展开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讲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顺叙也有四种方法:
①按事情的发展变化过程,进行叙述。
②按时间推移,也就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
③按地点的变化,即空间位子位置的变换,进行记叙。
④按事情的发展过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进行叙述。
这样写,能顺理成章反映事件的发展过程和本来面貌,符合人的认识规律,容易接受和理解。 这是一种最基本的、最常见的叙事方法,占叙事文章的大多数。这种按时间的先后次序来叙述事情,跟事件发生的实际情况相一致,作者容易把握,读者容易理解。
顺叙法运用得好,可使文章的层次、结构与事件的发展过程同步。读起来条理分明,有头有尾,脉络清晰。
如欧·亨利的短篇小说《警察与赞美诗》开头就这样写道:
“索比急躁不安地躺在麦迪逊广场的长凳上,辗转反侧。每当雁群在夜空中引颈高歌,缺少海豹皮衣的女人对丈夫加倍的温存亲热,索比在街心公园的长凳上焦躁不安、翻来复去的时候,人们就明白,冬天已近在咫尺了。”
㉿倒叙:
倒叙就是将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或最突出的片断提到前面叙述,然后依“自然时序”进行叙述。倒叙并不是由“尾”至“头”的整个的逆叙,而是局部的“倒插”。
一般说来,情节曲折、复杂的事情才须倒叙,如果中心明确,材料简单,事情发生的时间较短,就不必用倒叙。
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使文章的眉目不清。
倒叙有三种方法:
①把事情的结局,提前讲出。这就是“因果倒置”,造成悬念;
②把事情最精彩、最紧张的片段,写在前面,以先声夺人,扣人心弦;
③追忆往事,交代背景。
如马尔克斯的作品《百年孤独》就是一部典型的采取倒叙开头的作品:
“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当时,马孔多是个二十户人家的村庄,一座座土房都盖在河岸上,河水清澈,沿着遍布石头的河床流去,河里的石头光滑、洁白,活象史前的巨蛋。”
开篇倒叙,设置悬念,会先声夺人,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
①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
②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③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①采用倒叙的方法,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②采用倒叙应从内容和形式的需要出发;或为了表达主题的需要,或为了结构变化的需要或为了造成悬念,引人入胜,起到特殊的表达效果。
㉿插叙:
插叙就是在叙述中心事件过程中,插入一些与主要情节有关的内容,然后再接叙原来的事情。
插入的内容为了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使中心思想更加鲜明;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主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地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然后,接着原来的线索,继续叙述的方法。
如名篇《同志的信任》中,插叙部分这样写道:
“方志敏同志是红军第十军的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由于叛徒告密,方志敏同志不幸落到敌人的手里。国民党兵士认定他是个当“大官”的人,身边想必带着很多钱。他们威胁他,搜索他,结果却连一个铜元也没有,失望之余,就抢走了他的怀表和钢笔……”
这部分交代了方志敏同志被捕入狱的原因,与上文鲁迅收到他的信相呼应,又开启了下文鲁迅悲壮赴身精神的表达。运用插叙,可以起到补充主要事件或衬托主要人物的作用,可使文章的结构,避免呆板、拘谨,使行文起伏多变。
在记叙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叙述,并不会改变全文中心,插入另一个或几个与中心事件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的叙述方式,叫插叙。
指向情节的作用:
(1)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有时会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使结构紧凑;
(2)使文章脉络清晰,使情节更加完整;
(3)让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4)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作铺垫;
指向主题内容的作用:
(5)补充说明了有关文章的具体内容,丰富文章内容;
(6)或交代细节,从而突出主题,深化(升华)主题;
指向人物形象性格特点的作用:
(7)有助于情节的展开,刻画人物性格,补充背景材料,使人物形象生动完整,突出其某个特点。
插叙方式有三种:
①直述式,就是不借助作品中的任何人的口述或联想,直接在文中插叙一件事,多用"原来"、"过去"这些表时间概念的词来引入插叙部分。通过作品中的人物自己或旁人的语言(像对话、独白等)来进行插叙。
②联想式,就是通过作品中人物的联想引起插叙部分,通过人物的回忆、思念、想象等心理活动来进行插叙。
③转述式,即借助作品中人物的叙说进行插叙。这种方式往往用"听人说"、"据说"、"有人说"等引入插叙。如作者直接插进来进行叙述、介绍、说明,或通过作品中的人物所见所闻所感和亲身经历来进行插叙。
㉿补叙(追叙)
补叙是指在叙述过程中,用少量文字,对人物、事件,作简短的补充说明。或者是基本事件,已经交代清楚,后面再对某一情节,作个补充说明。
文章有时根据内容的需要,要对前面所写的人或事作一些简短的补充交待,这种写法通常叫补叙。
如冰心《小橘灯》的结尾部分:
“我的朋友已经回来了,看见我提着小橘灯,便问我从哪里来。‘从……从王春林家来。’她惊异地说:‘王春林,那个木匠,你怎么认得他?去年山下医学院里有几个学生,被当作共产党抓走了,以后王春林也失踪了,据说他常替那些学生送信…’”
通过“我的朋友”的话做了两处补叙:一是山下医学院的几个学生“被当作共产党抓走”,一是小姑娘的父亲“常替那些学生送信”。这些补叙交代了小姑娘的爸爸王春林的去向和身份,揭示了小姑娘性格形成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基础。
插叙与补叙的根本区别在于:
插叙插入的是基本事件之外的有关情况,去掉它并不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
补叙补入的则是基本事件发展之中的有机环节,去掉它会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
此外,补叙可以在篇中,也可以在篇末,而插叙只能在篇中,不能在篇末。
补叙的技巧是在前面的叙述中,有意地省略某些情节或细节,故意设置出人意料的疑团,待到最后,再用补叙道破。
㉿平叙:
平叙,就是平行叙述,即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俗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在写较长小说时才用得上。
平叙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即先说甲的事,再说乙的事,两边都交待清楚;
一种是时而说甲,时而说乙,按照情节发展的需要轮番叙述,使读者对甲和乙的命运都处于关心的状态中。
这个我还要举《人民的名义》的例子:《人民的名义》中有三条线索,它们分别是:
以李达康为代表的60后官员上层生活;
以侯亮平为代表的70后继承者的中层生活;
以郑胜利为代表的80、90后平民的青年生活。
这三条主线并行不悖,同时发生。到最后又汇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