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篇《过年期间,如何毁掉一个孩子》的文章在朋友圈的阅读量超过10万+,我并没有转,因为这标题未免危言耸听。好像那些亲戚朋友都是杀伤孩子的武器。实际上,他们陪伴孩子的时间太有限了,每年一次的相聚,如果父母保护的恰当,并不会真的带来多少毁灭性的伤害,相反,那些“毁掉”孩子的事,作为父母,真的从来没有做过吗?
“给我抱抱,我给你红包”。
在过去的七天里,经常有长辈说这样的话。幸而孩子实在太小,对红包没概念,也没有过于强求。
实际上,这样的对话,父母也常用吧:你听话,我就把玩具给你。你不哭,妈妈等下 抱抱你。
对孩子来说,爱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我要符合成人的标准。“拥抱、听话、不哭...”都是成人设定的条件,孩子尊崇了这些,才能获得被爱的权利。
在有条件的爱里长大的孩子,一生都有可能在讨好他人。
如果孩子确信, 爱不是奖励,不是因为乖巧所以才能得到。那么, 他会更自然的成长,也许很多时候不如父母的期待,但未必不符合这个世界对他的期待。
“走吧,我们外外去”
春节的某一天,孩子的姨婆来做客,对他爱不释手。总是站在家门口哄骗说要带他出去,却在打开门之后不久立刻关上。重复多次后,孩子终于用哭声表达自己的反抗。
我很诚恳的对姨婆说:“你带他出去吧,哪怕站在花坛边看一会儿天空也不错。”果然,尽管只有在外面短暂的停留了几分钟,小朋友也觉得非常激动。
是的,我知道语言上的阻止并没有真正的作用,唯有兑现之前的那份承诺,才会挽回成人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作为父母,我们是不是也会这样呢?常常随口答应孩子的请求却不履行,为了安抚孩子当下的情绪而轻易许诺某个礼物,最后却被推翻?
对孩子来说,成人的话是不可信的,那么这个世界对他而言就是没有安全感的。
在朋友聚会中, 我们也会遇到这样的人,事先约定的时间会在最后一刻被告知无法成行。说好出席的活动会临时取消。随意的修改承诺,恰是因为童年期父母的示范让孩子觉得无需为自己的承诺负责。
如果父母对孩子言出必行,那么他会对他人有天然的信任感。在信任前提下建立的人际关系,也更容易长久,没有负担。
“宝贝,这个好玩...宝贝,这个好吃....”
宠爱一个新生命是天性,对于长一辈的人而言更是如此。新年的家庭聚会里,孩子常被不同的长辈抱来抱去,以至于当他专注的想要和其中的某一位亲近时都无法实现。
有趣的是,孩子似乎有自己的内在个性。他会选择喜欢的对象,并拒绝其他成人的靠近。大家在失落中,又觉乐趣无穷。
当我们以为,爱就是把一切最好的都堆在孩子面前时,他的内心独白恐怕是:亲爱的妈妈,能不能让我自己玩一会儿?
我常常观察儿子的活动,有时他会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探索。地上铺着的鹅卵石是他的最爱,尽管手中沾满灰尘也不愿撒手。当我忍不住想要上前用其他玩具转移他的注意力,那句“不打扰是我的温柔”就会如主旋律一般盘旋在耳。是的,他的世界由他作主。
不打扰,是我的温柔。
这是五月天唱过的一句歌词,同样也唱出我的心声。
对于未满一岁的孩子,我没有什么特别的育儿经验,只是这句话,一直盘旋脑中,时时提醒。
我们常常抱怨孩子没有专注力,实际上在他还是婴儿的时候你没有给他足够的专注时间呢?当他在观察小汽车的轮子时,你能不能忍住不去叫他的名字,不去逗他开心?专注力,恐怕并不是靠看闪卡可以强化的。而是每一个当下,你都能在一旁静静守候,而不打扰。
我们也常常抱怨孩子惧怕困难,那么,当他还只会在地上爬的时候,你有没有耐心等待他自己从凳子的空隙中钻出来,而非简单粗暴的把他抱出来呢?
不打扰,是对生命最基本的尊重吧。
所以,当我们把亲戚朋友都想象成杀伤孩子的敌人之前,不如先看看自己是如何与孩子互动的吧。如果一个良好的互动模式已经建立,哪些偶尔出场的“家人”也会进入到这个模式中,成为孩子迈向社会化的一小步。而并非把他们拒之门外才是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