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

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

有动力千方百计,没有动力千难万难。

有动力才更努力,学习好不是最聪明的,智商最高的。但是最勤奋努力的。

动力怎么来?

【动力的原理】

一、动力来自人的生理。

“追求快乐  逃避痛苦”·

不要逼着孩子去学习,孩子感觉不到快乐。

快乐学习但找不到快乐可能导致不学习。

学习是中性的,有快乐也有不快乐。

递进法则,两害相权取其轻。作业的痛苦超过了打屁股的痛苦。所以久了他就不怕挨打了。打的多了,就不管用了。

孩子会为荣誉而战,比如幼儿园贴画笑脸小花朵贴纸。那就是成就感。

定位,相信,成为。

家长重视成绩,常用七把刀:比较、唠叨、批评……

角色:警察型:抓缺点。警察越厉害,小偷越狡猾。

法官型:宣判评价贴标签。

将军型:强迫命令。

唐僧型:唠叨没完没了。

保姆型:不让体验,只学习。

这几种角色都是打击孩子成就感,多的是挫败感。没有动力。

让孩子找到成功的感觉,找到孩子难度不是很大他能做到的,肯定赞美。突破自己,有了动力。

成就感是可以迁移的。

二、内在观念。

1,对学习本身的认知和看法。

认为学习有用的,没用的,对学习本身的负面看法,认为学习不重要,没有用。他是不会好好学习的。

认为学习很难的,难易度认知,太难了学不会,也没有学习动力,他是不会去努力的。

2,对自我的观念。

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笨的?聪明的?觉得自己是聪明的,记忆好,就会有动力,有自信。

觉得自己是笨蛋。记忆力差,外在表现就是能有自信的。

有了观念会产生行为,行为转态决定结果。

比如认为自己是笨蛋的,遇到问题退缩逃避,结果肯定失败。

失败了又会产生强化自己的观念,我果然是个笨蛋。恶性循环。

内在观念就像内在链条一样,在内心有一头小象,你的思想就是链条,其实小象是可以跑出来的,但是他不敢去尝试。观念决定结果。

转换观念太重要了!正面和负面的观念,让自己有这个认知,就是自我价值。

自我价值高就会高要求自己,更愿意去努力。

为了爱自己的人而努力。这是关系好就是动力。

恨→讨厌→接受→喜欢→崇拜→感恩

学会欣赏示弱让对方喜欢。

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共同进步,是必然的结果。

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人际关系。做好两边的润滑剂。

生理(动物)

心理(人)

关系(人)

灵性(神)为精神信仰而努力,前面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有正念有正性就是最大的赢家!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