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亲子时间管理·第1.3讲课后实践】
这是2019年1月3日“崔律精时力之亲子时间管理(1月期)”系列第1.3讲的课后实践。
<实践事项>
1、使用两次全家人共同行动的时间点
2、做一个亲子时间点游戏
<实践日志(记录)>
1.我在本讲中的收获:
目标:培养孩子对时间点与具体事件相挂钩的条件反射。
注意:要首先培养孩子对时间的好感。
目标:检视自己对时间点与具体事件相挂钩的条件反射,关键点:时间点的准确性。
第一步:全家总动员时间点
告知孩子在某个时间点全家人要一起行动,做某件事情。这里要注意,全家总动员的目的在于避免孩子单独行动会有的压力感,全家总动员的这件事的时间点,孩子肯定能做到。语气温和。
第二步:亲子时间点游戏
方式一,请孩子做时间监督官。
爸爸或妈妈宣布,自己将要在某个时间点做某件事情,请孩子来监督
方式二,让孩子来猜一猜时间
比如爸爸正在帮孩子修理玩具,让宝贝猜一下修理完毕的时间。
重点是让孩子知道:
①时间点是做事的一种标尺
②时间是友好的
③按时间做事是会被鼓励和肯定的行为
④这是一种长期潜移默化的意识
⑤家长先有自己遵守时间点的承诺的习惯
⑥经常和孩子做类似的游戏。
2.我们的实践(孩子【】岁):
孩子17个月
1)全家总动员的时间点妈妈都不能准时做到原因分析。
周末全家总动员,出门去商场玩儿。每次都会计划一个出门的时间,但实际出门的时间都会超过计划的时间。还好宝贝现在对时间没有什么意识,给妈妈留了改进的时间。原因分析:
妈妈方面:
①早上临时决定要带孩子外出,出门时间是临时确定的,心理准备不足。
②没有对孩子出门需要携带物品,形成清单化。…准备物品的过程,也比较影响实际准备的进度。总担心会遗漏什么关键物品。
③给孩子穿衣的过程有点慢,会随着孩子的节奏走,而没有孩子跟着妈妈的节奏走。
④没有让孩子很清晰的知道,接下来就要外出。
⑤妈妈出门前个人准备工作也比较多,涉及穿什么衣服,穿多厚。
孩子方面:
①孩子太小,需要穿尿不湿外出,出门前换衣服,换尿不湿等等,事务比较多。
②孩子对出门的意识不是很明确,常常穿着衣服就会去玩别的东西。
2)出门前孩子物品清单,列入日清单
3.我的疑问(周六答疑) :
4.其他想说的话(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