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开头,男主David Lipsky(大卫·利普斯基)接到电话,被告知David Forster Wallace(大卫·福斯特·华莱士)去世了,享年46岁。男主震惊之余,翻出两人十二年前的采访录音,这份录音给我们展现了两人一段为期五天的旅途中的交流。
利普斯基在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后知道了华莱士的存在,杂志上对华莱士的各种溢美之辞让利普斯基感到不忿。但是在利普斯基读了华莱士的小说《无尽的玩笑》后,他发现,这真的是一本好书。彼时利普斯基是《滚石》杂志的实习记者,他说动主编给了他去采访华莱士的任务。华莱士这时正在准备他的新书宣传会的最后一场,而利普斯基得到的机会就是在这段时间中一直跟着华莱士,甚至还能住在华莱士家里。
两人初见面时,都是带着客气的试探和提防的。利普斯基作为一个记者,总是想要得写出一些爆炸性的新闻,他设一些小小的语言陷阱,偷偷翻动华莱士的东西。华莱士因为他的新书算是成为了一位公众人物,但是他的本性其实还是喜欢一个人和两条狗待在自己安静的家中,但是无论如何,他既然接受了这次采访,就不得不接受一个记者对他人生的入侵。
为了得到好的素材,利普斯基和华莱士讨论了很多话题,关于哲学,关于明星,关于对身边事物、人心的认识,有些很有趣,有些对我这种观众来说显得有些无聊。一开始,利普斯基尊重华莱士的意见,在讨论某些话题的时候没有录音,也没有做笔记。但是在后来接到主编督促的电话之后,他就开始做做小动作,把录音机全程打开。但是无论如何,这个采访是渐入佳境的,两人谈话的话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开放。
直到一个晚上,华莱士和利普斯基的女朋友煲了半个多小时的电话粥,而另一天,利普斯基和华莱士正在追求的女士交换了联系方式。这其实已经不是采访者和被采访者的关系了,两个人其实都侵入了对方的私生活,两人大吵一架,然后陷入冷战。利普斯基32岁,他自己也是个作家,但是他的新书发布会上,只来了几个人;而在35岁的华莱士的宣传会上,人多得都只能站到书架后面去了。而借由这场冷战,利普斯基脱去了他记者的外衣,以一个小透明作者的身份爆发出了他对大神的嫉妒。
一日无话,第二天就是利普斯基结束采访的日子了。一早起来,利普斯基跟着华莱士去遛狗,在一大片雪原上看着初升的太阳,突然觉得两人就尽释前嫌了。回到华莱士家里,华莱士接到电话,是他的朋友叫他去跳舞。两人从跳舞进入了新一轮的话题,但是这一次,两人聊天不再像起初一般一问一答,而是像朋友一样畅所欲言,所谈的话题也更加贴近生活。在利普斯基离开时,他甚至给了华莱士一本他自己写的书,希望能得到大神华莱士的评论。而华莱士则对利普斯基说:“你不会想成为我。”
华莱士去世两年后,46岁的利普斯基在自己的新书发布会上说:“当我想起这段旅程,总是想起我和大卫(华莱士)在他车子的前坐上,我们都那么年轻,他想要超越他所拥有的,而我想要的他已经得到。我们都不知道未来会将我们带向何处,这种感觉就像咀嚼烟草,像苏打,像香烟。这是我人生中最棒的一次谈话,大卫告诉我,书可以让人忘记孤单,如果可以,我想告诉大卫,和他一起的那段时关,一直提醒着我,真正的生活是怎样的,而不是从生活中寻求解脱。我也想告诉他,这让我觉得没那么孤单了。”
他的一席话让我觉得非常心酸。《旅途终点》改编自真实故事,来自利普斯基46岁出版的回忆录《当然,你最终成为了你自己(Although of Course You End Up Becoming Yourself)》。说实话,这是我最近看到最受感触的一部电影,电影最精彩的其实不是情节,而是两人所探讨的话题。从这些话题里,我们得以塑造出华莱士的形象。华莱士其实是个非常孤独的人,他很聪明,写作并不是他的本职,只是一个“有点奇怪的爱好”,但是他写的书却得到了那么多人的追捧。从两人探讨的话题来看,华莱士其实是一个自我感觉很空幻、迷茫、悲观、痛苦的人。他说他要“珍惜普通人的一面”,但他又不普通,于是他的成功和痛苦都找不到人诉说。其实我觉得,他是很想和利普斯基做朋友的,他在谈话中曾多次向利普斯基展示善意,但那个时候,利普斯基坚持着自己记者身份,只是想得到更多能写入文章的素材而不停刺探对方,对那种善意置之不理。
电影看到差不多完结的时候,脑中突然跳出这句话,“年少曾问旅路,百年后只见云深”。其实这句话的意思倒是和这电影没多大关系,年少时敢拼敢闯,老来就哪都不敢去了,但是这句话就是在脑海里绕着不肯离去……不过电影确实让我想起我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青春期,那时候敢想敢做,一心要远离父母去开创一番,那时候的梦想里有好多我未来的模样。而今经历了各种磕磕碰碰,只是随波逐流而已。但即使如此,也不能完全放弃,该努力的时候就该努力,该休息的时候就好好休息。有空多看书,多思考人生,然后……尽量活成自己希望的样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