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题目好像有点狂哦,为什么说是“猫妈的”而不是别人的,或者至少应该是大家的?
其实大家回顾一下自己小时候的六一儿童节,就会发现,虽然我们是很喜欢儿童节,那只是因为不用上课了,然后可以去看电影,可以吃一些小点心,可以晚上有篝火晚会,so?what?如果你们家的家境、条件好一些的,哪天不能去看电影?什么时候不能吃小点心?逢年过节放烟花也不足为奇。
那猫妈的儿童节和别人的有什么不同呢?
我是三好学生呀,优秀干部,竞赛获奖者......总之一切重点表扬的对象!现在的情形我不知道,过去的儿童节就是好学生的天下,不管你同意与否。
猫妈也觉得不公平,我也觉得应该对待所有的孩子一视同仁,但是这哪有可能呢?猫妈我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
就像在一个多子女家庭里,做父母的难免会偏心,是不自觉的,但是到了孩子眼里就被无限放大了。在我们家,我的姐姐所受到的待遇就没有我的好,可能是我的学习成绩更好一些,对人的察言观色能力更强一些,但是这并不能作为我的姐姐受到委屈的理由。
是的,一讲儿童节一讲我姐姐受到的委屈,猫妈又要把当年的故事再讲一遍了,没办法,猫妈不是鲁迅,他的《风筝》的故事人尽皆知,我这里只能祥林嫂一般的把我的故事的渣滓再重新吐一遍:
长话短说,那个时候孩子们要为一年一度的儿童节做专门的准备工作,就是用蛋糕盒子做头饰。我姐姐花了很久(可能是一个多月吧),做了一个非常非常非常漂亮的头饰,上面有美丽的卡通公主的形象,画得很逼真,还有用小纸条一个一个圈圈连起来做成的垂下来的流苏,还上了粉红色的蝴蝶结缎带作为装饰,总之实在是一个高级货!而我,跟着我姐姐的步伐,也混了一个月,到儿童节那天要去学校了,还一事无成。
然后我就哭了(现在想想这能怪谁?)
然后我父母就让姐姐把她的头饰让给我了,因为我是妹妹(这也太道德绑架了吧)—— 想起来妈妈说小时候带着我们姐妹俩出门,我走着走着就不愿意走路了,要妈妈抱,于是妈妈对姐姐说:“你是姐姐了,你要乖,妹妹走不动了,妈妈抱妹妹。” 这件事我当然不记得了,但是我能记得的是:每次出门我都有100个不爽,各种委屈,走着走着就不高兴了走不动了,一定要等爸爸妈妈给买了零食或者雪糕的,才能打起精神来。而我姐姐从来就是在边上不说话的。
然后我就高高兴兴地戴着这个高大上的头饰去学校了。
我和姐姐在同一所小学,然后我们在楼梯上见面了,姐姐很生气地告诉她的同学,那个是她的透视。我看到姐姐头上戴的是她出门前临时做的一个非常丑的头像。
。。。
*************************
你们知道这个故事的结局吗?
故事的结局不是当年,是现在......
鲁迅的弟弟永远都没有原谅这个扯坏他风筝的哥哥,因为他早就忘记了。一个人如何去原谅已经忘记的过错?
而我的姐姐,她从来没有忘记她的头饰,正如同我从来没有忘记过我的过错一样。
唯一相同的是,她从来没有接受过我的道歉,她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 “这都是小孩子的时候了,提它干嘛?”
不是说姐姐心眼小,不肯原谅;恰恰相反,她觉得这个根本不是事儿,根本不存在谁对谁错的问题。既然没有对错,那为什么还要有谁原谅谁的说法?
只有我,每每还想起这件事......
************************
不过儿童节对于猫妈我当然不只是这一点点的愧疚,每年的儿童节我都是领奖台上常客。不只是儿童节,反正有什么颁奖的名头了,都是我。记得有一年儿童节颁奖,我们班有一个获奖名额没报上去,我就去问班主任怎么会空缺。班主任说:“那是你呀,你去跟她们说一下。”
这,当然不可行。人家还有半小时就颁奖了,奖状又不是临时写的,奖品也都按照份数准备好的,你让学校领导哪里给你搞这么一份来?于是那次是我唯一的一次没有得到什么三好学生也不知道优秀班干部的颁奖典礼。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呢?是因为我觉得我的班主任不喜欢我,不选我获奖也是情理之中的。
为什么会觉得她不喜欢我呢?因为对我特别严厉。
其实猫妈从小到大,所有的老师对我都很严厉的,因为我调皮,上课非常不守纪律,不是做小动作就是和别人说废话,让老师很头疼。只不过,除了纪律不好之外,我无可指摘,我所有的老师也是对我抱以“严是爱松是害”的原则。私底下管我管得特别严,但是打开门之后我一切都是好的,就是标杆。
对于这样的“双标行为”,我妈是十分赞同的。
而这次的这位老师,是新老师,她不是第一年做老师,但是教龄绝对很少,所以这种表面功夫做得不够到位,加上我们班也比较调皮吵闹一些,她就总是板着脸,对我们很凶,以至于我觉得她讨厌我们这个班,也讨厌调皮的我。
直到她对我说:“那是你呀,你去跟她们说一下。”
。。。
****************************
超过了过儿童节的年龄,离开了过儿童节的地方,还能过上儿童节的,估计也只有猫妈了。
一直在朋友圈看到很多“中年少女们”扬言过儿童节什么的,那些都是假象,都是咋咋呼呼给别人看的,朋友圈嘛,你们懂的。
猫妈来说说我长大以后的儿童节吧。
这要提我在上海公司的领导了,绝对“么闲话刚了"!
那天儿童节,同事阿姨妈妈打扮得漂漂亮亮来公司(话说人家本来就是大美女,那天特别好看),她兴致很高,还专门告诉我,说自己出门的时候很开心,老公问为什么打扮得这么好看,还这么高高兴兴地区上班,她回答:“我们今天过儿童节!”把她老公整个给懵住了。
这是真的,那天我们真的要过儿童节!
这句话一说,要20来年了!你们就这么想吧,你们现在在朋友圈舔脸晒自己过儿童节,如果是20年前你们快40岁的时候扬言要过儿童节,是不是要被周围的人嘲讽死了:“都什么年纪了?自己也不掂量掂量,看看自己那张老菜皮的脸?”(我外婆就是这么说我妈的:年纪都一大把了,还打扮什么?)
这天不止这位美女,部门里所有的同事,男女老少的,大家都过儿童节:在吃午饭的时候我们去了公司对面的水煮鱼大快朵颐——领导请客。
******************************
所以说我们这个领导“么闲话刚了”团建工作一只鼎!
岂止儿童节?什么新年红包、生日红包、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感恩节、圣诞节,只要我能叫出名头找到理由的,他都掏钱!这是不是很像相声《领导冒号》中找理由公款吃喝啊?
只不过在我们部门不是公款吃喝,是我们领导自己掏钱的。
现在回想起来,是不是在我们部门很开心?
这是猫妈我的功劳哦!
以前我们领导也没有这样的觉悟的,都是我加入之后充分发挥了皮厚的精神,找个任何理由都要领导请客吃饭(是的,猫妈我没有其他爱好,就是吃饭呢)。渐渐的,到了什么节日了,领导就拿出钱来,整个部门午餐的时候欢欢喜喜大聚会。最主要的是:领导工作很忙,这样的聚会他只是掏钱,人基本上不出席。
于是部门里渐渐形成了这样的风气:生日的时候领导也会发红包,但是寿星会请客吃饭哦。这样一算,大家中午吃吃喝喝的机会又多了好多好多。
*******************************
话说,按照这个吃法,领导早就该破产了。其实不是的,因为工作的关系,部门同事经常出差(所以不是领导一个人不在办公室,是大家基本上都不在办公室),留守家中的就是两个小秘书和后来的市场部那几个人。我们属于工资比较低的,就靠着这个机会开开心心打牙祭了。遇到同事碰巧不出差的,就跟着一起欢欢喜喜过节了。最有趣的一次,我们在达令港聚餐,一个同事刚出差回来,我说一起来吃饭,他说不了,还要忙着办公室里处理文件,自己外面已经随便吃过了。我说达令港的餐后水果是非常有名的,你不来吃大餐,就来吃西瓜吧。一句话,正中同事下怀,他非常高兴地加入了聚餐的队伍。
这个才是猫妈眼里真正的过节。你们那种下了班之后花费自己的时间和金钱的,然后还要疲惫回家该干嘛干嘛的,怎么能和我们与办公室同事之间开开心心,早上去公司的路上满心欢喜期盼相比呢?
***************************
再多说一句,北美是没有儿童节的,也没有妇女节,因为每天都是儿童节,每天都是妇女节。妇女儿童的地位都很高,不需要专门哪一天来提醒男人们。所以来到这里我都没有好好过过这些节日了。
现在做了老师,最近又给同学布置了一篇写“儿童节”的作文,也算过节了。同学的脸色比较尴尬,我也没办法啊,我也不想啊。但是没有写作文的作业,家长要不开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