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有些感悟,但又说不出来,她渐渐觉得学佛也许真得可以从无穷烦恼中解脱,那就学学看吧 。
他点赞。
2014年7月21日
14:08林晓雨发朋友圈:
同事都在睡觉,我默默背诵着《心经》。渐渐相信这样可以使我平静下来,感觉确实不同以往。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本是为了向你倾诉衷肠却得到这样意想不到的指引,由衷地谢谢你!从中也可以看到你的善良宽厚、普济众人的心,爱慕之心有增无减,只是我很清楚,俗世的情爱已无法吸引你。我也终将慢慢放下,放心吧,你没有帮倒忙!永远感谢你。
出乎林晓雨意料,李如海只是点赞。她终于下定决心像他一样,放下这段情,跟随他学习佛法,他不应该感到很欣喜吗?这时候至少应该说几句夸赞鼓励的话吧?
但不管他怎么样,她确实开始认真搜寻一些佛教方面的书来看,试图全面细致地了解佛教。
2014年7月22日
林晓雨14:17发朋友圈:
今天早上在公交车上靠窗坐,看路上来来往往形色各异的人,突然觉得高挑娇媚的时髦女郎和灰头土脸的清洁工人其实并无差别,所谓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俗世中人为地划分三六九等,在佛的眼中却是没有任何差别,众生平等。还突然想到佛陀果真慈悲,创立佛教不是为了个人的解脱,而是为了天下所有的人,不分高低贵贱,都可以从尘世无休止的痛苦中解脱出来。我理解的对不对呢?
李如海15:00回复了一个[强]的表情。
她刚听到陆敏晶和郑涛说李如海去南京出差了,16:04问:在南京吧?[呲牙]
他16:08回复:是啊![呲牙]
看到他发这个表情,她知道他此刻很开心,她也很开心。
2014年7月23日
林晓雨又念诵了很多遍《心经》,却找不到那种宁静安适的感觉了,甚至心中生出抗拒之意。20:24她发朋友圈诉苦:
今天念心经没有什么心得,反而有点沮丧,佛法对我这样的凡夫俗子还是太高深了些。什么都无,那还有什么?欲望固然使人痛苦,但至少还能让人感觉到自己的存在。人世间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确实无休无止,让人心烦意乱,但倘若没有这些情绪情感,活着又有什么滋味呢?当然也要超脱一些,一味沉溺红尘琐事,碌碌终身,也是可悲的。我做不到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这些都是人生乐趣来源,怎么能统统舍弃呢?
她发了这一通牢骚,希望李如海能安慰劝解,但他一直没有回复。毕竟在外地出差,顾不上回吧?或许对她的这些牢骚不以为然,无话可说。
她更加郁闷,不理就不理吧,这些都是她的心里话,即使不对,即使和他的观点相悖,但她就是这么想的,总不能为了讨他欢心,就伪装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吧?
2014年7月25日
林晓雨约了闺蜜马雯去看电影《后会无期》,买了电影票后拍张照片,12:50发朋友圈:
今晚去看电影[呲牙]你最近太忙了,好辛苦[拥抱]有空好好休息。
13:00李如海回复:电影名字很霸气[呲牙]。
她13:15回复:韩寒执导的第一部电影,应该很文艺吧。你是不是忙得没时间去电影院?还是不喜欢看?
14:20他回复:没时间[晕]。
15:46她回复:好可怜[偷笑]。
电影并没有想象中精彩,她看后没什么特别的感想,21:54发朋友圈:
喜欢就会放肆,但爱是克制。今晚的电影我只记住了这句话。
因这句话她反思了下,如今在这个只有她和他两人的朋友圈里,她肆无忌惮,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是不是太放肆了?这说明她对他只是喜欢而不是爱?他对她倒是一直很克制,从不主动表白,难道他对她反而是真爱?她有些迷惑,想知道他会如何理解这句话。
但他只是点赞。
2014年7月27日
林晓雨10:50发朋友圈:
何式凝的自传完完整整看完了,却不是开始时的感觉了。她总是爱上自己不能完整得到的人,一次又一次,还不停为自己和对方找各种合理理由。每个月只能见已婚情人一次,不能主动给他电话,不能一起去旅行。觉得很心酸,换作一般的女人早舍弃了。
她不是没有机会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只是她坚持选择自己真心爱的人。其实已婚的女人,除了极少数幸福的,大多数谁有资格怜悯何式凝呢?
她说爱我所爱的,而不是爱我能爱的。她兴趣广泛,生活丰富多彩,即使孤独终老也已足够精彩。为她心酸实在是多余的。
这三段话其实是林晓雨自己跟自己的对话,起初她为何式凝不值,为何总要选择自己不该爱的人?爱得如此卑微。可仔细想来,何式凝其实是很勇敢的,并且有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贵。如果不能得到自己所爱的人,她不愿退而求其次,像大多数人那样接受一个凑合的对象。
她想到自己,假如当初她不是被老妈催婚,不是抱着完成任务的敷衍心态,她不可能选择和王彪结婚。如今悔之晚矣。在何式凝这样的人面前,她是惭愧的。
李如海没有任何回复。也许他并不欣赏何式凝,她觉得他骨子里是非常传统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