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选择的纠结中外有之,古今有之,如今更是常态。譬如《未选择的路》弗洛斯特的诗歌,老子少则多,多则惑的经典学说,杨朱泣岐的成语故事,以及点外卖这种贴身事例。而对于已有的过去应该秉持既往不恋,纵情未来。
所以我自身的纠结和困惑早就有人觉察与感知,我要做的就是循着前人的路走出为自己而活的道路,爱家人,爱朋友,不憋屈的活着。
问题树-如何不纠结?
答案枝叉-1从未来看现在。2把握不变量。3形成自己的原则底线。4专注自己的战场。
1从未来看现在
『终局思维』(曾鸣),从终点出发回望当下,反思当下行为与选择,时刻校正自己。发现自己在正确的道路上走着就继续走下去,否则就停止。
同样『去世悼词』(给自己写份完美的人生经历,做过什么,留下什么……)是从人生这个无尽游戏的结束的刹那回望自身的行为与选择。
保尔柯察金也写到: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这样的度过,不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不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
2『指南针』把握不变量。
确定正确的方向(水,职业)并坚持执行。
『水』-满足基本(找到水活着),满足物质(水源周边食物多),满足心里(找水的志同道合之人),满足精神(顺着水,你不知道会成功,但可能极大)。而这刚好与马斯洛的金字塔原理相合。
或者可以视为『职业』-找到一个朝阳行业(人才密度大,学习氛围),资金丰厚,积极向上的同等人才多(外部约束),以及长远并拥有及时不确定反馈的成长道路。
3『金丝雀』设立原则底线。
不给任何突破底线的事情留机会。
4『白衬衫』专注自己的战场。
把不会的选择给别的专业人士。
排除不必要的选择项,专注于一个产品一件事情……留出思维能量给自己擅长的领域。
把值得做的选择题留给自己,选择自己跟随的人,自己的成长与生活环境。考研也罢选择环艺景观也罢,都是为了追寻更好的自己而努力着。而我每一次决定自己命运道路的选择都是消无声息默默许下并默默耕耘坚持不懈的结果。而我也是那种认定了一条路就坚持走下去的,并在外部『监督』『绑架』(譬如优秀你就要一直优秀下去。做公众号当你有1000w订阅用户时就是如此)达成了自己自己的目标。
对于选择,我很认同罗振宇的那句话:
毕竟真正的选择是看似平淡实则精心动魄的,现在的人生,是你之前所有选择的总和。
『附录』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了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站在路口久久的伫立
我想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无法再往回
也许在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把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了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那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声的道路
-《未选择的路》弗洛斯特
既往不恋,当下不来,未来不迎。
-曾国藩
少则得,多则惑。
-老子
杨朱泣岐。(成语)
据研究每餐吃什么有至少200个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