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有一种鸟儿是永远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片羽翼上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 《肖申克的救赎》中如是说。
1.
小余是我的大学同学,在校期间一直好学上进,大二过了英语六级,并以优异的成绩报名第二专业。周末我们在放假,她都在上课。有时候我们几个朋友会说,你这样跟高中有什么区别啊!她总说不想成为大多数人,不想成为普通人。
大四还没毕业,父母就安排小余进了一家企业实习。
知道找工作不容易,小余很珍惜这次的工作机会。四年的时间,从基层到机关,小余在单位一路走来并不顺畅,偶尔会跟我们抱怨机关里人际关系复杂,领导难伺候,拜高踩低、损人利己的同事俯拾即是,每天很煎熬。她说她不成为同事们那样的人,想要通过努力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现在,她正在在职读研,同时在考一个难度大的证书,她从未忘记不成为大多数人的初心。我们身边有太多安于现状的普通人,在社会这个染缸里呆久了,见多了社会上的不公平、不公正,以为世界就是自己看到的样子,学那么多有什么用?考那么多证有什么用?这是来自他们的声音,他们否认奋斗的意义,安于现状,庸碌一生。只有少数人慢慢地把生活过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
2.

图片发自简书App
电视剧《欢乐颂》里有一段关雎尔和安迪的对话。
五百强实习生关雎尔认为虽然人人平等,但社会有阶级之分,无视阶级只会碰壁,只能努力做事,克服局限。大型企业CFO安迪反驳她很多时候所谓的阶级是自己内心的一片魔障。
也许我们不能像《欢乐颂》中安迪那样,智商超群,凭借自己的努力便能成为人上人,但通过自己的努力,我们也能够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为家人提供遮风挡雨的庇护所。
在我读高中的时候,有个同学家境窘迫,但读书上进,班主任老师怜惜他的勤奋,把学校分的房子让他住,还让他当班长帮他树立自信。高考成绩虽然差强人意,却也上了一所重点大学。
再次见面是在一次同学聚会上,得知他已经在苏州定居,并娶妻生子,现如今,早已不复当年的光景,还帮班主任的女儿解决了工作问题,报了当年的知遇之恩。
我们的社会正在加速固化,移动互联网拉近了你我,但阶级隔阂依然存在,破除阶级魔障、打开上行通道并不是无法可依,无迹可循。“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其中,仅得其下;取法其下,无所得矣”,《易经》如是说。面对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我们要树立一个高的目标,持之以恒加倍努力,最终结果也许不是最理想的,但至少不是最差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3.
“心若是牢笼,处处为牢笼,自由不在外面,而在于内心”,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感动了无数人,银行家安迪被误判杀人入狱,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他想要自由,当周围的犯人习惯于体制内的生活,他一直在寻求解救。唯一知道真相的年轻犯人被监狱长秘密杀害后,他便花了20年每天挖越狱通道,终于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晚上,越狱成功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