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这3点,好习惯手到擒来

(1)

还记得我在做老师的时候,最常聊到的话题,就是培养习惯这件事了。

对于培养习惯,我们总会把重点放在“什么习惯是好习惯”“哪些习惯是必须要培养的”这类问题之上,但究竟如何才能培养好习惯,却很少能说出个所以然来。

对于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我们往往过于关注结果,而忽略了过程;然而真正重要的东西,都在过程里。

直到我开始学着去培养一些好的习惯,才开始了解习惯养成的过程,也渐渐对习惯的培养有了自己的心得。

那么,如何培养良好的习惯呢?抓住这3点,好习惯手到擒来:第一,目标别太多,一个就好;第二,意志力是消耗品;第三,糟糕的坚持,好过完美的放弃。

(2)

【目标别太多,一个就好】

生活中我们总是有各种各样想要的东西。比如说去逛街,明明没打算买东西,但是逛着逛着就拎上了大包小包;又比如说享受美食,也许原本只想浅尝辄止,但是吃着吃着就吃过了头……

这是人类基于生理和物质的欲望。有欲望很正常,因为这是人的本能。精神上也是如此。

你有很多想做的事情,比如早睡早起、阅读、跑步等等,再加上自己平时的工作、家庭任务,如果把这些任务全部写下来,我们往往会产生望而却步的情绪。

明明要做的事情那么多,却完全不想去做。

这就说明了:想做的事情太多,反而会给我们造成很大压力。

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给目标做减法。

如何给目标做减法?从自己的列表中挑出最想改变、紧迫度最高的那一个,运用意志力去攻克它。

也许你会问,同时改变几个习惯不是更快?我们来打个比方,你是折断1根筷子容易?还是同时折断10根筷子容易?我们在习惯培养的时候更是如此,先努力培养一个习惯,会比你同时培养许多个习惯的效果要好,因为意志力远比你想象中消耗的要快。

给目标做减法说起来容易,但到底应该怎么做?既然每项任务都是我们想做的,那怎么做才能挑出紧迫度最高的那一个呢?这里不妨使用“80/20法则”吧。

“80/20法则”,也叫作“二八效应”,或者“帕累托法则”。这原本是一条经济学的法则,但后来被发现在生活中多个领域都适用,它的内容简单说来就是“80%的收获来源于20%的努力”

怎么理解?举个例子,如果你在纸上列出10件要做的事情,你会发现只要完成了其中的2件,就相当于完成了当天任务的80%。也就是说,在一天所要做的事情当中,只有20%属于真正重要并能带给我们重大收益的事情,而剩下的80%则属于琐事。

试着写下你想要培养的所有习惯,运用“80/20法则”找出其中“我只要改变了这个习惯,就有可能给我带来最大改变”的那一项。接着你需要做的,就是动用你的意志力,努力地去攻克它!

(3)

【意志力是消耗品】

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精神满满的开启一天,上午还能集中精神做事情,慢慢的就觉得注意力涣散,频繁的拿起手机,

我们经常会以为意志力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想要的时候就能随时取用。但实际上意志力却是一个稀缺品。

不管是做什么样的事情,意志力都来源于同一个账户,换句话说,意志力会随着我们做的事情而不断地被消耗,越是平时疏于意志力的锻炼,意志力越容易被消耗。

在这样的前提下,还能保证所有的任务都顺利完成吗?

当你想要去改变一些习惯的时候,千万别指望着意志力能帮助你一下子进行全方位的改变。试着想一想,你的账户当中只有10元钱,但是你突然想要从中提取出1000元,这可能吗?

最好的办法就是一开始只针对一个方面去做尝试,只去培养或是改变一个习惯,这期间所消耗的意志力相对比较少,并且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我们能够获得自信,意志力也得到了训练。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个效应了——狄德罗效应。

据说狄德罗的朋友送给他一件高级定制的睡袍,狄德罗很是喜欢,他穿着睡袍在家里走来走去,总觉得家里的东西不是破旧不堪就是风格不对,于是他为了让家里的环境与睡袍相称,把家里的物件先后更新,终于使得家里看上去跟上了睡袍的档次。但是事后他觉得很不舒服,仿佛是“被睡袍给胁迫了”。于是后人就把这种现象叫做“狄德罗效应”,或者是“配套效应”,专指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上平衡的现象。

其实这个效应放在培养习惯上也同样适用,也就是说当你改变了一个习惯之后,新的习惯也会随之而来。

举个我自身的例子。

我有一段时间生活的非常颓废,每天几乎都是吃了睡、睡了吃。我为了改变这样的生活状态,第一个想到要改变的就是“早睡早起”的习惯,于是我分析了自己晚睡的原因,并想办法解决它,这个新习惯很快就上了轨道。

而当我早睡早起的习惯逐渐形成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时间一下子多出了很多,为了充分利用这些时间,我开始培养新的习惯、学习新的技能……这一切的开始,仅仅是因为“早睡早起”的习惯,并且我的意志力也得到了锻炼。

所以,不要总是认为自己的意志力想要的时候就会有,它已经在我们生活中不断的被消耗,如果不能提高意志力的上限、并及时恢复,也许在你想要动用意志力的时候就会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3)

【糟糕的坚持,好过完美的放弃】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但如果没有坚持把事情做到最后,你依然距离成功很远。

一说起坚持做一件事情,我们很容易联想到“毅力”,也就是“意志力”,这是培养习惯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但如果再有一些小技巧,也许能让“坚持”这件事情更轻松一些。

这个小技巧就是“糟糕的坚持,好过完美的放弃”

我在最初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就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原来不是每一件需要坚持的事情都会让人觉得痛苦。这句话也被我当做了一个座右铭。

我在最初培养阅读习惯时,就觉得非常的痛苦。

我规定自己每天必须要看50页,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这样的做法对我的阅读习惯一点帮助都没有,因为在阅读过程中,我的注意力更多的放在了页码上,书的内容反而看得没有那么定心。

在我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我把规定改为:每天阅读1小时,分两次完成,每次半小时。这让我看书时的注意力有了大幅的提升,每次看书时设定好时间,就能够安心地沉浸在书的世界里。

不过这个规定在我时间充足的时候可以做到,一旦我需要外出或者临时有什么突发状况的时候,就无法满足了,这让我非常的烦恼和焦虑。也就是在这样的时候,我听到了这句“糟糕的坚持,好过完美的放弃”,于是在我当天因一些事情无法完成“阅读1小时”的任务时,我会选择至少翻上一两页书,来保证我确实做过这件事了。

如果你正准备培养一个习惯,比如说阅读,不妨这么做:每天不要要求的太高,就看上一页或者两页,即使不想看的时候也要动用意志力去看完这两页,毕竟两页的内容看起来很快,精读也花不了五分钟。如果每天看两页,一年365天能看730页,如果按一本书200页来换算,相当于三本半。虽然听上去数量很少,但实际上一旦养成习惯以后,我们也就不会满足于每天只看两页,书籍是有魔力的,会让人越看越上瘾。

想要养成一个习惯,不在于事情做得有多漂亮,更在于能否一路坚持,所以比起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搪塞或者拖延,事后再懊悔不已,还不如糟糕的坚持下去,至少这件事情你做过了,也就有理由心安理得。

(4)

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有正确的理念,再加上一些小技巧,好习惯手到擒来。

精简你的目标,找到一个习惯目标,巧用意志力并把它坚持到底。不要总想着把事情做的多漂亮,坚持比完美更重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