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为误搐,也就是外感风寒导致的痉。头项绷紧,背部反张,眼睛向上看,属于太阳病;低头,眼睛向下看,牙关紧闭,不能开口说话,手脚绷直,肘部膝部如拉弓的样子,属于阳明病;眼睛向左或者右斜视,手脚左右抽搐,属少阳病。这其实是三阳表证,怎么能够混在一起称为惊风呢?惊风是痉被错误认识导致的,所以现在给它改名为误搐。然而痉分刚和柔,治疗不能归为一类,下面把柔痉放在首位,刚痉放在它的后边,更详尽的导致痉病的原因和治疗方法,也都归在误搐的条目下。病的症状和治疗清楚有根据,聪明的人应该不会认为我是胡说的。
柔痉(伤风有汗为柔,风性软弱也)
经书说:太阳病发热汗出来,不怕冷,称为柔痉。小儿起初的症状是发热有汗,口中呵出的气很热,打呵欠没有精神,手脚会颤抖,厉害的就会出现反张,这是因为风邪伤了卫气,导致荣卫不和。小儿身体弱的,最常见这种表现,也是因为皮肤纹理不密实,随时都会出汗,所以风邪容易进入体内。幼科见他们多汗昏沉,就用慢惊的名字来称呼。
按∶这一条是风邪伤了卫气,本来属于轻证。如果能早点散表解肌,调和荣卫,就会药到病去。误把它当作慢惊,胡乱用温补药,最终会造成的很大的伤害(这之前有各个医家所说的,慢惊温补却没有痊愈,变成了急惊,就是这种情况。)
刚痉(伤寒无汗为刚,寒性刚劲也)
经书说:太阳中风,重感寒湿而变痉。伤风本来有汗,愚钝的人不懂得,穿厚衣服盖厚被子,捂出大汗。汗多衣服被子一定会湿,时间长了寒气就有了,渗透进入关节,因此重感寒湿。寒湿闭在身体内,身上反倒没有汗了,称为刚痉。
小儿最初的症状是怕风寒,发热头痛,依偎藏在母亲温暖的怀中。小儿不能够表达他这些感受,父母一时觉察不出来,只看到发热,不知道他怕冷,只看到精神不好,不知道他头痛。医生看到他发热的这种情况,称为惊风,不管寒是在表还是在里,只管用镇坠寒凉的泻法,阻止了浅表的邪气不能出来,一定会导致三阳病(太阳传阳明,阳明传少阳)。所以就会身上发热,脚冰凉,颈项强急,头身都热,面目红赤,摇头,最终牙关紧闭,不能说话,背部反张,手足抽搐,眼目斜视。
这就是三阳经之全痉,幼科所说四证八候。(四证:痰证→痰涎壅盛、喉中痰鸣、神志不清或昏迷。热证→高热目赤、唇颊焮红、烦躁饮冷、便秘溲赤。惊证→昏谵、惊叫或恐惧不安。风证→牙关紧闭、口角牵引、二目窜视、四肢抽搐、项背强直、甚则角弓反张。八候:搐、搦、颤、掣、反、引、窜、视。搐→肘臂伸缩;搦→十指开合;颤→手足头身动摇;掣→势如相搏;反→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引→手如挽弓形状;窜→目珠斜视或偏左偏右;视→直视如怒、睛露不活。)
这个时候正应该循经用药,解去三阳之邪,病就会好起来。如果不这样治疗,邪气一定会从三阳进入三阴,发热腹痛,四肢伛偻,能俯不能仰,已成阴痉凶危的症状。这个时候还称它为慢惊风,乱用风药,生命就不保了。(这之前各医家所说的,急惊用凉泻的药却不能痊愈,或许就是用吐下药太过了,变为了慢惊,就是这种例子。)
按∶感受外寒,怎么起初就能变成痉病,因为医生误治导致的罢了。寒邪从太阳进入,太阳之脉上起于头,中间行于背,向下到达足,因其经脉受邪,荣卫阻碍不通,那么头项背足,都有痛楚牵强之象。幼科见到这种情况,便吃惊的称为惊风,胡乱进行镇坠,以致于邪气不能出来,之后就变为痉。这时候还不知道是错误的治疗导致的,却反说是小儿本来就有的病症,这就是错上加错。曾经见夏初明治疗小儿抽搐休克,以致于三五天都没有醒来,都用的是天保采微汤治愈了。他的儿子禹铸广传其方,可惜没有一个医家发现明白,导致后人没有能继承这方子的要义。我剖析一下∶天保采微汤是败毒散、不换金正气散、升麻葛根汤三方组合凑成的。其中作用,用羌、独走太阳来祛寒发表,用苍、前、升、葛、陈、朴、甘、苓走阳明来除湿解肌,用芎、柴入少阳来和解表里,用桔、半、枳、藿、芍药,入太阴来调和荣气驱逐痰饮。有人问既然是三阳解表药,怎么能够达到太阴?说∶小儿全靠脾肺来运行药力。这其实是扶中气祛除邪气,怎么能说是引邪入里呢?这中间的一十七味药,并不是五金八石、三黄四神,却能于死中求活,莫非是疏解之药可以起死回生吗?由从前误把伤寒当作惊风治疗,寒邪没有经过发散,以致寒邪闭在身体内而死。今用疏散解表的药得以生还,也不过是补了之前的缺失罢了,哪有特别的深义呢!
这样治疗,是最后的办法。如果及早循经治疗,又怎么会等到这样的凶危,才开始效仿猎人到处张网,希望有机会遇到猎物。假如一见到小儿发热昏沉,就为他们分别有汗无汗,有汗的情况疏解浅表的寒邪,无汗的开通荣卫,引领邪气外出,小儿神志自然就清醒了,又怎么会发生寒邪入内昏迷的变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