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从来不把自己当成“人生导师”,但是偶尔还是会收到一些读者关于“未来怎么办?”,“考研还是出国,选哪个更好?”,“我纠结我迷茫”,类似的问题。这些问题大概都是面对选择的问题,不知道要哪一个,于是想要知道哪一个是对的。所以找到我想要一个答案。
但是我能力有限,无法给出一个例如,“工作比读研好”、“创业公司比大公司好”等等类似的答案……也许每一种观点都会有许多支持者,但是我却相信,每个提问者的答案,只能由提问者本身来做最后的分析裁决。而从这个意义上,每一个提问者提供的信息,即使再多,也是不尽然够的。
所以我的回复一般是通过提问都的描述,找到一些逻辑上的前后矛盾或者盲点。比如对方过度强调了困难,或者缺失直面担当的勇气,或者没有注意到思考的盲区,所以一直陷入到选择的痛苦中。把这些点出来,对方的思考更清楚了,往往对方自己能得到答案。
其实要拿“对”的标尺来衡量选择,我觉得是长期以来我们的认知误区。我们所处的三维空间,时间是不可逆的。你挑了一条路,其实是一条道走到黑,你很难倒回去说,另外一个就是对的。
其次,对和不对又涉及到每个人的价值观问题。价值观其实是一个排序,一个把天生要冒险放在第一位的,和一个把安安稳稳不闹腾放在第一位的人,对于“对”这个事情的感知可能不一样,比如“创业”。但是有趣的事情是,可能二者都会对“赚到很多钱”,会有一致的价值观。
然而生活很有魅力的一点就在于,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影响事情的进展。而这可以反过来,改变我们对于选择的“对”的看法。
所以我的观点一直就是,其实没有“对”的选择,只有你“做对”的选择。
比如前面创业的人,公司赚钱融资了,企业上市了,然后不管是以前认为创业的人对或者不对,都会觉得对方是人生赢家,做的选择真对。然后很多时候,创业者有时候也真觉得自己“对”了,于是到处讲如何做选择。
但是鉴于时间的不可逆,这哥们已经成功了,所以他随便怎么说都可以。于是我们也很容易受到影响,觉得要找到一个对的答案。
其实答案是做出来的,不是选出来的。
的确我们是想选择一个“对”的方向,但是其实是隐含了一个条件就是,这个方向更容易“做对”。但是由于现在环境的复杂,或者我们自身行动量太少,到了决策关口的时候,我们如果看不清楚方向的时候,纠结一个“对”的选项,并没有太大的价值,尤其是到处征求意见的时候。
回到2014年上半年,我在筹划成长会的时候,把想法大概和几个朋友聊了一下。我得到的反馈基本上没有正面的,比如有的朋友觉得现在市场已经饱和了,比如有的觉得这样的模式最多就掏100元。当然也许是那次沟通不充分,对方才有这样的结论,但是所幸的是,我并没有因为这些认为这个“不对”的评价,就什么也不做。
两年后的今天再回望那个时候,对比一下,现在成长会马上600天了,成员也早突破了1000人,这个社群在互联网上,如果不算标杆也至少算个旗帜,你很难找到像我们这个级别和强度的持续行动能出活的小组,而且现在的入群的门槛是2000元。而且我仍然是以业余的身份做这么件事情。
写这些不是为了打脸,而是说,只有通过“做”的方式,才有可能把你的选择“做对”。所以我经常会说,如果你在极度纠结的时候,就说明至少对你而言是差不多的,你就随便选一个好了,然后铆足劲把这个做对,就可以了。
一方面你把任何一件事情做出来以后,你的认知和想法必然会和以前大不一样,至少你不会纠结了;另外一方面,如果你都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要什么,你是没有资格谈选择的。
所以,再到后面,如果我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的所有专注点不在于,张三是不是认为这个是对的,李四是不是认为这个靠谱,不在于把这些人说服;而是在我自己的推理思考的基础上,在综合判定决策以后,投入资源持续行动把这件事情做出来。
当你把这件事情做出来以后,所有你的选择都顺理成章的变成了“对”的选择。而且做出东西来的时候,那些曾经觉得你“不对”的人,会纷纷掉头反过来请你分享经验……但是你要知道,这其实是你“做对”的,不是你“选对”的。
然而我们都更喜欢投机取巧一些,好像告诉你一个“对”的选择,你就心安理得了似的,哪怕你并没有做出点东西来,哪怕你其实死在了这条所谓的“对”的路上。
也许我们都会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但是换一个角度,其实只是选那条路的人,做的比你更好,你自己没把自己的事情“做对”,做对到让其他人面对你的事迹感叹“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的程度。
当然也许行业的浪潮会影响一批人,从而对人的选择产生放大的效应,也就是吃到红利。但是回到当年十字路口,既然你没有那个运气、勇气走那条路,其实说明你可能没那个命。但是我却更愿意把原因归结到自己能力的范畴,这样我至少会更投入一些,因为命数的事情,谁说了也不算。
人做好人做的事,天做好天做的事。把你的选择“做对”,而不要纠结在一个“对”的选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