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田园,幸福起点——临朐兴安小学田园教育

美国艺术家米莎·布莱斯,著有一本《生命:万物不可思议的连接方式》的绘本图书。这是一幅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美丽画卷,人类、自然和宇宙的细节,被作者用一种奇特的方式串起。而田园教育,无疑是对生命、对自然、对教育,最为有机地连接。

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为充分发挥幸福教育联盟资源共享的优势,放大特色学校建设的核心经验,7月5号在山东省临朐县东城街道兴安小学举办了田园教育专家点评会。原山东教育社总编、著名教育专家陶继新教授,首批齐鲁名校长、全国知名校长李升勇校长,全国幸福教育联盟王三阳主席,湖北省仙桃市教科院向爱平副院长及来自山东省青岛市、聊城市、日照市、潍坊市等地的70余位老师,参加了此次会议。

办智慧教育,建智慧校园,是学校近期打造的办学特色。在窦华老师的带领下,使用“互联网+平板”的应用,进行了《夏洛的网》观的摩课堂教学。这是一堂与众不同的课,每个学生都收获了属于自己的感悟。利用信息化,不断改变教师“教”的方式,也在改变学生“学”的方式。

随后,与会老师又观摩了兴安小学田园教育探索成果。从四史教育基地到“红色小导游”讲解团,从“百草园”“百果园”“百花园”“播种园”“艺博园”到传统乡村游戏,田园与学科课程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

兴安小学马学军校长、许小梅校长、刘兴虎校长,分别进行了田园教育的实践汇报。劳动教育让学生在手持锄镰锨镢、身体挥汗如雨的亲身劳动中,体会到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内涵,懂得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意义。

下午,向爱平副院长从日常问题作文入手,语文课堂教育要用好天然教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落实核心素养奠定学生的知识基础。李升勇校长认为红色教育是民族根、社会魂,田园教育没有劳动哪来的收获,哪来的成长。红绿色课程为生命成长搭建了平台,具有前瞻性的田园教育,终会有花朵更有果实。原青岛市市北区寿光路小学孙玲校长表示,看到了田园教育实实在在的经营过程,学科与田园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把抽象的知识直观表现出来,通过劳动强化育人。

陶继新教授从五个方面,描述了一位有爱心的老师,应如何用知识发展自己,一个健康的走向,便是一种成熟的幸福观。教师如此,学校、田园教育更应如此。

王三阳主席认为办好田园教育,要学会借势和发声,把自然、本土、智慧有益的资源结合,田园教育之花才会开放得越来越璀璨,瑰丽而壮观!

教育回归田园。孩子们每天需要接收爱的能量,在生态田园自然教育中,通过红色铸魂、绿色润心,让生命之光越来越亮。

“顺乎自然生”,学校通过田园教育,让学生切身了解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通过田园教育与各学科融合渗透,以求知育人为目的,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思维。基于这样的基础,兴安小学大力推行田园教育,让课程润泽生命,将教育与生命连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