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al()函数与sigaction()函数对比

使用linux,就得使用man page,那么来吧

signal()

#include <signal.h>
typedef void (*sighandler_t)(int);
sighandler_t signal(int signum, sighandler_t handler);

举个栗子:

#include <signal.h>
int main(int argc, char const *argv[])
{
    signal(SIGINT, SIG_IGN);
    while(1);
    return 0;
}

解释一下:

  • SIGINT:程序终止(interrupt)信号, 在用户键入INTR字符(通常是Ctrl-C)时发出,用于通知前台进程组终止进程。
  • SIG_IGN: SIG_IGN表示忽略某个信号
  • signal(SIGINT, SIG_IGN);:不言而喻了,忽略SIGINT信号

放一下运行结果

image

注意事项

image

从上方的man page中可以看到,man page让我们避免使用signal()函数,而去使用sigaction()函数,原因如下:

  • signal函数每次设置具体的信号处理函数(非SIG_IGN)只能生效一次,每次在进程响应处理信号时,随即将信号处理函数恢复为默认处理方式.所以如果想多次相同方式处理某个信号,通常的做法是,在响应函数开始,再次调用signal设置,如下:
int sig_int(); //My signal handler
    ...
    signal(SIGINT, sig_int);
    ...
int sig_int()
{
    signal(SIGINT, sig_int);
    ....
}

这种代码段的一个问题是:在信号发生之后到信号处理程序中调用s i g n a l函数之间有一个时间窗口。在此段时间中,可能发生另一次中断信号。第二个信号会造成执行默认动作,而对中断信号则是终止该进程。这种类型的程序段在大多数情况下会正常工作,使得我们认为它们正确,而实际上却并不是如此。
另一个问题是:在进程不希望某种信号发生时,它不能关闭该信号。

  • sigaction().在信号处理程序被调用时,系统建立的新信号屏蔽字会自动包括正被递送的信号。因此保证了在处理一个给定的信号时,如果这种信号再次发生,那么它会被阻塞到对前一个信号的处理结束为止
  • sigaction()响应函数设置后就一直有效,不会重置
  • sigaction()对除S I G A L R M以外的所有信号都企图设置S A _ R E S TA RT标志,于是被这些信号中断的系统调用(read,write)都能自动再起动。不希望再起动由S I G A L R M信号中断的系统调用的原因是希望对I / O操作可以设置时间限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信号的基本概念 信号被认为是一种软件中断(区别于硬件中断),信号机制提供了一种在单进程/线程下处理异步事件的方法。...
    小叶大孟阅读 2,042评论 0 1
  • 一、Linux系统概述 不加引号可理解为宏,直接替换,单引号中特殊字符会被解释为普通字符,双引号中$,,'还是特殊...
    赤果_b4a7阅读 1,563评论 0 2
  • 对于 Linux来说,实际信号是软中断,许多重要的程序都需要处理信号。信号,为 Linux 提供了一种处理异步事件...
    故事狗阅读 85,630评论 2 62
  • 三大一小 有点累
    吃素环保爱地球阅读 119评论 0 0
  • 他从黑夜中来 与死神作战 总得有人守护 总有人值得守护 他胸膛上矗立着 骄傲的伤 触目惊心 像夜风一样疾驰 向第一...
    灵魂刀手阅读 204评论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