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一个人漫步在丽江镜光透亮的石板路上,仿佛慢慢又找回了丽江古城没开放前的感觉。是啊,丽江古城清晨时分的景色是最少污染了的。石板路上行人稀少,商家店铺大多还未开门,只有旅店楼下的浙江人起得最早,推开了吱吱呀呀的门。一个人走累了坐在大石桥上(石头上有彻骨的冰冷),静静地享受一下丽江清晨的安祥和宁静。
然后往左边走,这边的街上还难得看到住着土著的纳西老百姓,可以听他们用纳西话交谈,一家人在院子里其乐融融的喝茶吃粑粑,也许年迈的老婆婆一年四季都穿着棉衣棉裤坐在门口,或纺线,或烤火,或只是静静的坐在那里什么也不做。这时的古城就象是一位淳朴的农家少女:美丽羞涩,内心孕育着不安的骚动;九点过后,小巷里就充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鳞次栉比的店铺,这时你只能看人流了:中国人,外国人,男人,女人,大人和小人,人流淹没了一切,画面过多地充斥着人头。此时就像一个歌舞厅或大超市,到处是喧嚣。!
一个人走出旅馆,清晨的丽江虽然没有晚上那么流光溢彩,那么热闹纷呈,可那是一种逸静之美。经过夜的冻结,所有的喧闹落于平静,昨夜抖落与释放了能量的侠客还沉醉在温柔富贵乡,唯有丽江古城的原住居民仍旧保持着旧日的传统,日复一日地过着这样的起居生活:洗衣、做饭、捡菜......穿过宁静的巷子。
过去丽江的清晨是从洗街开始,然后,慢慢的小店开门,游人越来越多的充斥在各个街道中,大石桥上,两旁坐着的,都是休憩的游人。放鹰的老人,已经是一种历史了。 通常这个时候,我会躲到古城小巷中,外面是人声鼎沸,而这里的民居安静朴素,宛若世外桃园。
黄昏回到丽江古城,见落日藏在彩云之后,撒向空中万道霞光,这个时候是记录丽江黄昏的最佳瞬间,倘若动作慢了半拍子,一会儿功夫便霞光全无,上天很快就拉上了夜的帷幕。这时盏盏串串的红灯笼又会把古城带进了另外一个美丽的梦境。 紧伴着黄昏来临的夜是属于年轻人的和外地人的。
丽江的夜总让人感觉朦胧和暧昧,充斥着无限的变数。喜欢宁静的可找一个清吧,坐在临街的位置上,踩着脚下街头弥漫的夜色温柔,会几个朋友谈天说地,不知不觉连夜就快要过去了。喜欢闹一点的可以选择樱花屋那样的酒吧,一边喝酒,一边舞动,一边呼喊,尽情地释放你的能量。而我如有外地朋友来,黄昏时我会带他们到古城大石桥下的一个小餐馆喝酒,一包爆米花,一打澜沧江矮炮既经济又实惠,低头看小河里金鱼在坚强地逆水潜行,抬头看大石桥上不断变换的情侣,而不变的永远是长满青草的石桥和桥下冰澈的雪水。
真可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我很喜欢卞之琳的这首小诗,隽永而深刻。有一种悠悠情思令人遐想。简单的文字,如工笔描绘出的一幅画,细腻而自然。别人装饰着你的梦,而你却装饰了别人的风景。一扇窗子,一座小桥。近处的你,远处的别人,以期为对方营造了美好的氛围。如若缺少一方,还有这幅动人的画卷么?
————————————————
卞之琳诗选
【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墙头草】
五点钟贴一角夕阳
六点钟挂半轮灯光
想有人把所有的日子
就过在做做梦,看看墙
墙头草长了又黄了
【雨同我】
“天天下雨,自从你走了。”
“自从你来了,天天下雨。”
两地友人雨,我乐意负责。
第三处没消息,寄一把伞去?
我的忧愁随草绿天涯:
鸟安于巢吗?人安于客枕?
想在天井里盛一只玻璃杯,
明朝看天下雨今夜落几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