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两个多月,我开始陆陆续续地写文。过程自然是很艰难的,因为需要时不时地给怀中嗷嗷待哺的小生命哺乳、换洗或哄睡,写作总是被迫中断。
搜索过网上关于时间管理的诸多文章,但诸如新妈妈哺乳期时间管理的内容却寥寥无几。可见对于哺乳期,大家都默认为新妈妈就该是完全没有自己时间的。
可我还是努力地挤时间,去做这件我热爱的事。这要是换做在产前,我一定是有借口就尽量偷懒的。而现在,成为妈妈后,我不再放任自己,因为我不再甘于平凡。
梁启超说过:“妇人弱也,而为母则强。”
我相信大部分的新妈妈,都会有同样的感受——都因为怀里的那根“软肋”,越发想要让自己的“铠甲”变得更坚不可摧。
身边有宝妈趁着孩子睡着后念英语学翻译的,有宝妈奶娃的同时做着微商回复各种消息的,有宝妈回归职场后奋力工作还兼职的……每一个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都值得敬佩。
她们也都有共同的认知,即:不再甘于平凡。
1
我曾经的上级怡姐,打扮时尚、身姿妖娆,在职场上叱咤风云,在生活中朝气蓬勃,年轻活力得完全看不出她是一个有着两个孩子的妈妈。
问及她是如何做到的,她说她只是不甘于平凡,不愿意成为传统型的妈妈。
所谓传统型的妈妈,就是几乎不懂得爱自己,只会为丈夫孩子牺牲自我的,在社会、家庭里将自己地位摆得很低的那类妈妈,她们普遍不自信、玻璃心,爱靠抱怨来增加存在感。
网上看到一个这样的说法:当你可以像一个单亲妈妈那样独自抚养孩子的时候,才是你适合拥有孩子的时候。
这说法乍看很有意思,再看却有些心酸,在现如今直男癌当道、丧偶式家庭教育普遍的社会环境下,女性在生育后的压力着实很重,稍不小心,便很容易放弃自我,趋于平凡,“沦为”传统型妈妈。而女性只有自己不断成长,培养出独立、豁达的人格时,才能获得更多的尊重和机会。
想成为辣妈,想成为凡事能独当一面的人,不被社会和家庭所抛弃,是新妈妈们不甘于平凡的一个原因。
2
曾经在贴吧里看到一个搞笑的段子,大意是说要好好奋斗才能养孩子,因为如果有一天孩子回来说:“妈妈,我把同学打了,他家长要5万医疗费”,你就可以回答:“什么?要5万!给你20万,再去打他3次!”
笑归笑,大部分的妈妈们也不会这么不讲理,但认真想想,若反过来,某天你的孩子被同学打了,而他妈妈如此不讲理,你会怎么处理?
你是不是与我一样,特别希望自己也很有钱,在这时候甩出比他们更多的钱来,说我们不缺钱,缺的是一句道歉。
当然,这么奇葩的事肯定少有,我只是想借来强调经济的重要性。且不说在遇到各种棘手问题时需要钱来处理,单是孩子成长发育、学习玩乐方面,就得源源不断地花钱。
爱自己的孩子,就想让他用最好的纸尿裤,让他喝最好的奶粉,给他买最好的玩具,为他报最好的兴趣班,零零总总,都需要钱啊!
如果太平凡,如何才能经济独立?
而精神独立,同样重要。
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母亲必须做他们最坚实的后盾,让孩子喜怒哀乐有处分享,烦恼忧愁有人解决,灰心失望能得到安慰,迷茫惶恐能得到帮助……
有句犹太名言是这样的:上帝不能无处不在,因此他创造了母亲。这名言体现了母亲的无所不能,也体现了母亲必须无所不能。
而做到以上那些,没有健康的自我,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怎么行?
试问孩子在遇到挫折时,是否愿意去求助一个整天婆婆妈妈、人云亦云、懦弱无知,且充满负能量的母亲呢?
妈妈的经济和精神都独立,才能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拥有强大内心的妈妈,才能教出同样拥有强大内心的孩子。
3
前两周微博上被刷屏的内容,是一位家长在辅导孩子做作业时怒吼的视频,那引发了无数妈妈的共鸣,她们都跳出来表示,辅导孩子真的会失去所有的耐心。
我暂时还没有那样的经验,不知将来在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会不会也烦躁不已。但至少,我知道,带着怨气和怒火面对孩子,一定会造成更加恶劣的影响。
望子成龙是许多妈妈的愿望,但别忘了,望子成龙的前提,必须你自己先得是龙,再不济也得接近龙吧,要不,你自己都做不到的事,凭什么要求孩子做到呢?
你想让孩子成为怎样的人,自己就先成为那样的人。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总会以爸妈作榜样。这也是众多妈妈不甘于平凡的最根本原因。
所以,才会有坚持运动的妈妈,她们希望孩子也拥有健康的身体;才会有博览群书的妈妈,她们希望孩子也能出口成章;才会有多才多艺的妈妈,她们希望孩子也懂享受生活的乐趣……
不再甘于平凡,是我们给予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为了成就那份不平凡,我们必须更努力、更成熟、更理性。
总有一天,我们会成为孩子眼中的超人妈妈!与所有不甘于平凡的妈妈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