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阅读《四千周》书籍的一些摘要,和自己的思考
人这一辈子太短了,短到荒唐,短到可怕,短到没礼貌。
现在的商业世界,主要卖点都是帮你达成一个普遍性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利用时间。
时间管理决定了人生的全部意义
我们必须要选择有选择的生活
直面有限的人生
会发现,原来自己对未来掌控如此有限
作家理查德·巴赫说过的一句话:人最善于教授他最需学习之物。 #因为自己就是超级用户,极其理解背后的难题
技术让我们试图掌控的“一切”变得更多了。 #每天扑面而来的信息流,让我感觉到无尽的焦虑
在这种信息环境下,清晰的认识到:最尽心尽力完成的都是些不重要的事,而重要的事却被一延再延——被永远搁置,或者直到截止日期将近的时候,才被逼着赶紧做完,结果无疑是匆忙完成且效果一般。 #重要的事情如何提前做?
往往是那些不顺畅的地方让生活更接地气,它滋养着各种人际关系,这对于个人的身心健康,以及我们社区的活力 #高效率意味着没有损耗和摩擦,也意味着人与人的沟通交流变得没有人味,都是机器味
我们就是被自己有限的时间定义得如此透彻。 #如何能够摆脱重力,追寻自己理想的生活?
一天当中我会做出数百个小的选择,构建起我的生活——与此同时,我也永远牺牲了其他无数种可能的活法。因此,任何有限的人生,即使是你能想象的最好的人生,都是一个不断向其他可能性挥手告别的过程 #追求更加自控的人生,更好的时间和空间的选择
未来哪怕一刻也不能被寄予全部的指望。 #只关注当下,而不是幻想未来
我们不愿面对我们的有限性,却沉溺于回避与否定,也就是海德格尔所称的“沉沦”。 #所以习惯性打开社交媒体,被信息淹没,不敢直接面对一个封闭的事物,不是在一件封闭的任务中深耕,而是到处留情
我们不去掌管自己的人生,却去寻找分心之物,让自己迷失在繁忙与日常差事中,试图忘记我们真正的困境。 #我真正的困境是什么?
或者,为了避免面对如何安置我们有限的时间这一令人生畏的责任,我们尝试各种方法,告诉自己完全不需要做出选择
人生做减法:正是那些只是比较吸引人的石头——比较有趣的工作机会、不温不火的友谊——会让有限的人生惨遭失败。
只是要我们鼓起勇气拒绝各种本来就不想做的琐事。 #勇敢拒绝,面对拒绝后的情况
你需要认识到你只有一次人生,要学会拒绝你确实想做的事情 #真正筛选出你要做的事情
分心与其说是源于外部干扰,倒不如说是在于内在性格问题—— 一个人的内心发生了系统性的问题,无法将时间用于他声称的最重视的事。 #对我而言真正重要的是什么?自由的选择,基本的安全保障,个人能力变强
每当你打开一个社交媒体应用程序,就会有“一千个人在屏幕的另一头”依靠将你留在那里来赚钱 #所有自媒体的目的,都是为了让你点击和停留,自己被牵着鼻子走,而不是主题学习/主题体验
你在工作时被社交媒体吸引了注意。通常情况不是你本来坐在那里聚精会神地工作,突然间注意力就不听使唤地被带走了。其实是你在盼望着一个借口出现,哪怕再小的借口也可以,帮你逃离正在做的事情,不去感受工作给你带来的不悦
通常是没有来由的厌倦感。你下定决心做一件事,这件事本来那么重要,但突然之间它变得特别乏味,你都无法多对它专注一秒。
我们向分心屈服,其实是不想面对有限性带来的痛苦——面对人只拥有有限时间的困境。
如今在网上消磨时间不再让人感觉特别有趣了。不过它并不需要让你感觉有趣。为了麻醉有限性带来的痛苦,它只需让你感觉不受约束。
个人获得时间上的自由,就不容易与其他人协调时间。数字游民的生活方式让他们无法与集体建立起牢固的深层联结。同样,对于我们其他人来说,自由地选择工作时间和地点会让我们更难通过工作建立联系,而且在朋友有空的时候,我们却可能刚好没时间。 #这是自由职业的问题所在,关于时间匹配
相信自己正在构建这样的生活,这样的生活随时可能实现,可以给自己带来欺骗性的安心感。
构建人生有限性的工具
1.采用定量工具,划清边界,为日常工作,设定明确时间段,比如到下午18点是明确节点,一定要意识到时间有限; #对我而言,要切分更加细一些,因为我今年的时间非常宝贵,这是成本很高的探索,每天的重点划分三个阶段,早上9点到12点,下午12点-18点,晚上20点-23点,总计的时间在12小时工作时间,明确任务和时间匹配原则,定好时间段,每个任务都有规定的时间结束。
2.在有限的时间里只做最重要的事情,只保留一件,一次,专注一个大项目。 #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其他都是为了辅助完成;比如我核心是探索一个项目成为未来创业发展的根基,其他学习、冥想,调研,所以的目的都是未来完成最大的那件事情。
3.哪些是要放弃,哪些是要绝对守住的? #无关紧要的新信息获取,其实花了大量的时间;根基知识库体系的搭建是需要反复理解,以及写作是最重要的学习手段,绝对不能丢。
4.注重完成:关注已经完成的事,而不是只关注尚未完成的事;持续的微小胜利具有激励人心的力量 #不要着急关注未来未完成的事情,而是把现在做过的事情,一次性击穿,打透,才是最有力量,以及能够沉淀的。
5.为了有所作为,必须将有限的关心集中起来 #在有限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击穿
6.拥抱乏味: 选择枯燥且用途单一的技术;把手机(删除玩具:社交/媒体)变成简单工具 #在重要的事情上,不偏不倚的下苦功,日日不断,才有结果
7.寻找新意: 更深入地体验日常生活;冥想有助于实现这一点 #深度工作,深度生活,让自己保持专注和重视,面对生活也是非常重要的
8.保持好奇:做人际关系的“研究员 #在人际交往中,努力让自己对对方更加感兴趣
9.即时慷慨: 立刻释放你的善意;当心中出现慷慨的冲动,例如想参与捐款、关心朋友、发邮件赞扬某人的工作,那就立即采取行动,不要拖着
10.静默无为: 练习什么都不做;训练自己“什么都不做”指的是训练自己抵制冲动,不去控制周围的人和事,让事情呈现其原本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