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三个月就要毕业离校了,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如果不是继续读研深造的话,基本上也就暂时告别学生生涯了。
从小读书到本科毕业,一段十六的时光,再回首时已不再是少年。
那就做点有意义的事,让学生生涯的最后时光变得更有意义,回味更深远。
梳理一下自己的学业进展过程。
在图书馆靠窗的位置坐下,厘清自己从小到大的学习过程,尤其是大学阶段的学习养成,用目录的方式记下学习经历、就读学校、获奖荣誉等等。
形成一个新的文件夹,把相关的内容按照时间的顺序依次归类整理,那些或短或长的记录也是人生的一次回顾,一种青春的纪念。
在整理的过程当中,你也许会发现很多意想不到的发现,若有可能的话,可以把自己各个阶段的照片搜集成册,制作视频,发布在抖音、B站、QQ空间等。
岁月无可复制,看自己从青涩到懵懂到成熟,惊艳了时光,也回馈了成长。
反思一下自己的收获以及遗憾。
在十六的学习生活中,有哪些值得纪念的重要事件,有哪些体悟?
或者说,对于自己目前的状态还有哪些遗憾?
有没有一些可以推心置腹的三五好友,有没有一些可以实现的小目标,有没有说走就走的旅行,有没有自己拿出手的特长才能,有没有苦尽甘来的青春奋斗?
等风的时候,不是听听风的声音吹过耳畔,而是要看到自己扬起的发梢。
及时的反思和复盘,肯定有利于自己的下一阶段的更好出发。
想做而没有做的事情抓紧时间就去做,青春就是肆无忌惮,更是要出发的时候一定要出发。
常以为读书和旅行是让人成长最快的两个平台,读一些书,遇见不同的人和事,终究可以明白你生活和学习的意义,把遗憾在毕业前都完成吧。
也把收获写出诗歌,写成网文,绽放在时光路口,收在心里。
规划一下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
开好局,起好步。总是要接触和步入社会的,准备好的状态自然要比没有准备的强。
要实现学校到社会的无缝连接,关键在于走好走稳职业生活的第一步,列好规划是基础,长远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必不可少。
每一年都是要有职业关键词的,其实也是给自己一些压力,围绕目标开展工作会有更多益处,当然在执行的过程当中,要避免走偏走断,要及时调整步伐,虚心向领导请教、向同事学习,让自己处在一个“在干中学、在学中干”的积极状态。
把在求学阶段的缺点改一改,及时的转变身份去适应职场人的状态,毕竟不像学校,身边都是老师和学生,要用职场人思维和视角想问题、做工作、处理人际关系,自己做的事情自己要学会承担责任,没有“教育”只有“教训”,往往这些还和利益直接挂钩。
岁月不居,人生的脚步总是向前,在学生生涯的最好三个月,做好三件事情,让自己的生活充满意义,其“毕业”的味道更加让人难以忘怀,背起行囊,重拾信心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