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九里山寻找刘向碑亭,看到碑亭位置,不得不赞叹碑亭的选址

一座碑亭,何以引得游人打探地址?九里山东西绵延十几里路,现在能看到的就是在九里山下的一个碑亭,这次任务就是要寻访刘向碑亭的具体地址。

刘向生于公元前77年至前6年,博学多才,目录学鼻祖、经济学家、史学家、散文家、学术成就可与孟轲、荀况、司马迁相比。由于历史上徐州洪水和战火不断,刘向墓几次迁徙,最早在九里山南黄河北岸,直到民国三十一年郝鹏立于子房山下,刘向是刘邦同父异母的弟弟刘交的四世孙。刘交是刘邦决策层中的重要成员,深得刘邦信任。

刘向的最大贡献是目录学和校勘学,对当时皇家藏书收集整理做出重大贡献。

2001年,九里区在现在位置上建立碑亭加以保护。

为了寻找碑亭,笔者询问了不少九里区的朋友,很多人知道有这个亭子,不知道具体位置,因为这些年很多当地村民搬迁离开此地,九里村变化很大。

干脆实地探访九里村,果真和听到的情况一样,很多外地人在这里租房,不了解碑亭的情况,工夫不负有心人,问了几位老年人终于打听到碑亭地址,在九里村五组,就是以前的猪窝村,现在地图上标注朱窝村。这个村庄就在徐州一中大门路南往东50米左右巷口一直往南走,直到九里山北坡上。

在村庄里打听,东拐西拐,路上遇到一口100多年的古井,可惜古井旁停了小车,侧身拍下古井边的石碑。

沿着村庄小路前行,到了靠山的村口,向一户人家打听,说是在山上。

这里杂草丛生,小坟包很多,沿着羊肠小道终于看到了碑亭的顶部。

走到碑亭了,终于看到了碑亭的全貌,并在手机定位。

虽然建成才十多年时间,亭子已经斑驳,石碑正面的文字斑驳不清,侧面的文字还能看出“民国三十一年”字样,碑高2.35米,宽0.85米,额首楷书“楚元王宗刘氏墓表”。正文约1800字。

为了拍到好的碑亭照片,沿着周围转了一圈,这一看,似乎在哪里见到过这种布局,想起来了,大彭镇楚王山汉墓的布局结构,像个椅子坟,只是这个椅子圈太大,就是整个山体,到底是皇家坟冢,选址都有讲究。

周围转了一圈,看看是否有新发现,发现了民国石碑,走出这片山林,结束行程。

本文由雪松随意行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想要努力看准自己的方向,按照目标一步步前进,可总是集中不了注意力,可咋办
    半斤栗子阅读 1,486评论 0 0
  • 有时候需要一个半透明的视图, 之前就用UIView实现的,后来发现了一个更好的方法,就是模态一个控制器,这样代码可...
    原野de呼唤阅读 6,313评论 0 4
  • 成长——我的青椒学习之旅 时间过得真快啊,眨眼间,我步入教育行业已经快十年了,在这一年中,我懂得了很多的教...
    陕县1907焦丹丹阅读 2,206评论 0 0
  • 今天植树节,很累,懈怠 种了一颗快乐的小树,写了一些你的愿望,没署名,在梅园 对于生活我始终抱着赤忱的热爱 写故事...
    李嘉图Qiu阅读 1,652评论 0 0
  • 从16年初就开始看房子了,那时候是炒房期,房东们都疯狂加价,我们这些屌丝真的没有钱能在这立足,看了好多刚开发的,超...
    佑你佑我阅读 1,652评论 0 1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