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之道》 65——印顺法师

佛陀

〈接上篇〉


壬二:此复由六处,取境而生识。

   众生的身心自体,就是苦恼的总聚。除了五蕴的开示而外,佛又有六处说(又十二处),六界说(又十八界)。所以「此」苦聚,「复由六处」来开示。六处,是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六处又叫六根,都是『生长』的意义。六处是身心自体的又一分类,说明了由此六根门,摄取境界,发生了别的识。六处是认识活动必经的门户,通过这六根门,才能发生认识。如眼,耳,鼻,舌,身,是物质的,是能见色,闻声,嗅香,尝味,觉触的生理官能。佛说是极微妙的色法,所以应该是神经(此处有争议,暂且这样理解)。意是能知一切法的心理官能,心识的源泉。众生的认识,是不能离开六处而成立的。六根能摄取六种境界,就是色,声,香,味,触,法。依六根门而摄「取」六「境」,就能发「生」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六识是依六根而发生的,六根是增上缘。也是缘六境而发生的,六境是所缘缘。因为根与境,对了别的识来说,都有生长的作用,所以也可以总合六根,六境,名为十二处。不过从众生的身心自体来说,经中大都着重眼等六处。六处为根门,这才取六境而生六识。等到六识起来,不但是了别境界,而且是烦恼相应,取着境界。取着境界,这个身心自体,就陷在苦痛的深渊了!


思考题:

1、什么是十二处?

2、处是什么意思?

作业:背诵——此复由六处,取境而生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自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开拍以来,唐七抄袭一事又被翻出来,进入大众的视线。 以致于因抄袭而陷入争议的电视剧在开播之...
    君小陶阅读 1,752评论 1 7
  • parseInt() 方法接收两个参数,第二个参数为转换的进制。如果不传第二个参数,当第一个参数传 以0开头的数字...
    招展君阅读 155评论 0 0
  • 因为我要以最好的样子站在他的面前。 对他的喜欢像萤火虫的光一样,照亮了我的心。这是我的秘密。 也许他不知道我喜欢他...
    萌萌是我哒阅读 264评论 0 1
  • “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一是人心。” 01 曾有朋友问我,“深圳好不好啊?我也想来深圳找工作。”我的回答当...
    白格姨妈阅读 57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