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不想参加国庆节看人海的活动,就报名参加了栖霞寺的禅修班,也是这次禅修让我有了禅定的体验。
如果说禅修很神奇,可能有些夸大。但那种脑中纷乱的想法,都归于平静的感受还是让人很向往的。
每次打坐一小时后,都会有一次行禅,让我们活动坐的太久的双腿。
按照法师教授的,体验一只脚站稳后,再踏出另外一只脚。通过这样的方式,将自己的觉知放在当下正在做的事上。
想起美国主持人芭芭拉·安吉丽思写的《活在当下》中,也提及了她体验到活在当下后,生活发生的改变。
于是很想将这种方式分享出去,和几位友人提及,都觉得我有出家的嫌疑。禅修的方式虽然好,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被普及的人,大概也会怕自己被说要出家吧。
之后又接触了冥想,但总觉得和想要的活在当下的体验有些出入。直到最近认真的体验了正念,也就是去宗教化的禅修。
昨天是21天正念体验的第一天,课程中老师让我们尝试吃葡萄干。
从一开始观察葡萄干,到用手指细细的感受葡萄干的触感,到最后将葡萄干慢慢的在嘴里咀嚼。当葡萄干的味道在嘴中散开的时候,才发现越来越葡萄干的甜和糖的甜,有如此的不同。
原来一把一把抓着吃葡萄干的时候,都没有这么细致的吃到过葡萄干的味道。
那时才发觉,不管是禅修还是正念,都是在让我们好好的体验生活。从行走坐卧,到做的事和吃的食物。
都是在教会我们,专注到当下的自己和自己所做的事,体会到探索的过程,以及我们所感受到的,才是认真的生活。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中也有一个吃苹果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骗所有人自己出差,然后拉了电闸、关掉手机,锁好门。准备大量的水,就和达摩祖师9年面壁一样,关在一个不和任何人事物接触的空间,放空自己。
然后一个星期后吃一个苹果,做为重新回归社会的开头。
这个苹果的味道,从咬破苹果皮开始,到果汁淹没了舌头,好吃的味道让他已经持续4年闭关,只为回归时吃这个苹果。
虽然我还没机会尝试吃这么一个苹果,但心理咨询师中的朋友有人尝试过,分享时也说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苹果。
让我们困惑的,不是我们拥有的要少,而是我们拥有的太多。多到我们无法细细体味视觉、触觉......和我们内心对他们的感觉。
这也是为什么欧美会出现极简生活方式,日本会出现断舍离。正是这样极简的生活方式,才能让我们发现什么对自己最重要,什么样的生活是自己最有感觉的生活。
过我们想过的生活,比拥有一堆不想要的东西要重要的多。
有句话:少即多,简即丰。
并不是少了真的会变多,而是少了才知道什么是必须的,什么是重要的。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对自己来说重要的事也不一样。找到那些对自己重要的事,然后好好珍惜。
ps:小梵碎碎念
其实不管是冥想、禅修、正念,只要是对自己有用的方法,就是好方法。不要自我设限,多尝试,总有一款适合你。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