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
我今天要买一斤苹果。
>>>>
选自知乎
DJ Hitori
程序员:
我今天要买一斤苹果。
因为我只喜欢红富士苹果,所以我只买红富士苹果。
我能接受的最高价格是10元/斤。
正常情况下一斤苹果用一个袋子能装下,但是为防万一,我会带两个袋子。
我知道附近的3家水果店,所以我会依次访问这3家水果店。
根据上述条件,我设计出以下的买苹果的流程:
1、买苹果流程开始
2、对水果店0、水果店1、水果店2依次执行:
3、拜访一家水果店流程开始
4、走到此水果店
5、如果此水果店没有开门,则结束当前的“拜访一家水果店流程”
6、如果此水果店没有苹果,则结束当前的“拜访一家水果店流程”
7、如果此水果店的苹果当中没有红富士苹果,则结束当前的“拜访一家水果店流程” 8、如果此水果店的红富士苹果剩余不到一斤,则结束当前的“拜访一家水果店流程” 9、如果此水果店的红富士苹果的价格高于10元/斤,则执行3次:
10、讲价流程开始
11、询问店主是否愿意将价格降到10元/斤或更低
12、如果店主愿意,则跳过剩余的“讲价流程”
13、讲价流程结束
14、如果此水果店的红富士苹果的价格仍然高于10元/斤,则结束当前的“拜访一家水果店流程”
15、打开一个袋子,将其作为当前的袋子 16、重复执行以下流程,直到总重量大于一斤:
17、装袋一个苹果流程开始
18、从所有的不在袋子中的红富士苹果中选出最好的一个
19、如果此苹果能装入当前的袋子,则将此苹果装入当前的袋子,否则执行: 20、换袋子流程开始
21、如果我有剩余的袋子,则从中任意选出一个并作为当前的袋子,否则执行: 22、向店主要袋子流程开始 23、向店主索要一个袋子
24、如果店主拒绝给我袋子,则将我的所有袋子里的所有苹果取出,然后结束当前的“拜访一家水果店流程”
25、将店主给我的袋子作为当前的袋子 26、向店主要袋子流程结束
27、换袋子流程结束
28、测量我的所有袋子里的所有苹果的总重量
29、装袋一个苹果流程结束
30、根据我的所有袋子里的所有苹果的总重量和店主给出的价格,计算我应付的价格 31、向店主询问我应付的价格
32、如果我不接受店主索要的价格,则执行3次:
33、校对流程开始
34、向店主解释我计算出的价格,并询问其是否同意
35、如果店主同意,则跳过剩余的“校对流程”
36、校对流程结束
37、如果我仍然不接受店主索要的价格,则将我的所有袋子里的所有苹果取出,然后结束当前的“拜访一家水果店流程”
38、如果我没带钱,则将我的所有袋子里的所有苹果取出,然后结束当前的“拜访一家水果店流程”
39、付钱拿走苹果
40、跳过剩余的“拜访一家水果店流程”
41、拜访一家水果店流程结束
42、买苹果流程结束
这个流程怎么样?我来设计一些测试样例,测试一下这个流程。
测试发现一个问题:如果水果店0和水果店1都有红富士苹果并且价格都低于10元/斤,而且水果店1的价格比水果店0更低,那么我希望买水果店1的苹果,但我设计的流程会让我买水果店0的苹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应该先询问所有水果店的价格,然后去价格最低的那一家买苹果。
经过修改,我重新设计出以下的买苹果的流程:
1、买苹果流程开始
2、对水果店0、水果店1、水果店2依次执行:
3、询问一家水果店的红富士价格流程开始 4、走到此水果店
5、如果此水果店没有开门,则视此水果店的红富士价格为无穷大元/斤,并结束当前的“询问一家水果店的红富士价格流程”
6、如果此水果店没有苹果,则视此水果店的红富士价格为无穷大元/斤,并结束当前的“询问一家水果店的红富士价格流程”
7、如果此水果店的苹果当中没有红富士苹果,则视此水果店的红富士价格为无穷大元/斤,并结束当前的“询问一家水果店的红富士价格流程”
8、如果此水果店的红富士苹果剩余不到一斤,则视此水果店的红富士价格为无穷大元/斤,并结束当前的“询问一家水果店的红富士价格流程”
9、向店主询问此水果店的红富士苹果价格并记录
10、询问一家水果店的红富士价格流程结束 11、从3家水果店中选出红富士价格最低的一家(如果有并列则随机选择),将其作为目标水果店
12、如果目标水果店的红富士苹果价格为无穷大元/斤,则结束当前的“买苹果流程”
13、走到目标水果店
14、如果此水果店的红富士苹果的价格高于10元/斤,则执行3次:
15、讲价流程开始
16、询问店主是否愿意将价格降到10元/斤或更低
17、如果店主愿意,则跳过剩余的“讲价流程”
18、讲价流程结束
19、如果此水果店的红富士苹果的价格仍然高于10元/斤,则结束当前的“买苹果流程”
20、打开一个袋子,将其作为当前的袋子 21、重复执行以下流程,直到总重量大于一斤:
22、装袋一个苹果流程开始
23、从所有的不在袋子中的红富士苹果中选出最好的一个
24、如果此苹果能装入当前的袋子,则将此苹果装入当前的袋子,否则执行:
25、换袋子流程开始
26、如果我有剩余的袋子,则从中任意选出一个并作为当前的袋子,否则执行:
27、向店主要袋子流程开始
28、向店主索要一个袋子
29、如果店主拒绝给我袋子,则将我的所有袋子里的所有苹果取出,然后结束当前的“买苹果流程”
30、将店主给我的袋子作为当前的袋子
31、向店主要袋子流程结束
32、换袋子流程结束
33、测量我的所有袋子里的所有苹果的总重量
34、装袋一个苹果流程结束
35、根据我的所有袋子里的所有苹果的总重量和店主给出的价格,计算我应付的价格
36、向店主询问我应付的价格
37、如果我不接受店主索要的价格,则执行3次:
38、校对流程开始
39、向店主解释我计算出的价格,并询问其是否同意
40、如果店主同意,则跳过剩余的“校对流程”
41、校对流程结束
42、如果我仍然不接受店主索要的价格,则将我的所有袋子里的所有苹果取出,然后结束当前的“买苹果流程”
43、如果我没带钱,则将我的所有袋子里的所有苹果取出,然后结束当前的“买苹果流程”
44、付钱拿走苹果
45、买苹果流程结束
现在这个流程是不是完美了呢?不是,我还能发现很多问题。
如果3家水果店都有红富士苹果但都不到一斤,但是三家店加起来能达到一斤,那么我不应该结束流程回家,而是应该把三家店的红富士苹果都买下来。
如果我向水果店询问价格的时候这家店还有红富士苹果,但我询问完所有水果店的价格后这家店的红富士苹果卖完了,那么我的流程会让我试图处理不存在的红富士苹果。
我走路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突发事件,比如发现了新的水果店,比如袋子破掉了苹果掉一地,对于这些情况我的流程都无法进行处理。
啊问题太多了我懒得再改流程了。我还是去X宝买吧。
那么接下来我要设计一个在X宝买红富士苹果的流程……
在这里可能会有家长说:不就是买一份苹果吗?至于这样麻烦吗?
嘿,还真就至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为什么很多孩子学不懂数学、学不懂语文,因为他们缺乏这样解题的清晰条例,这里称为逻辑思维。如果在做数学题、语文问题的时候,孩子们按照上述这种思维去解题,那么,问题自然而然就迎刃而解。
这篇叙述并不是讲述在生活中程序员如何买苹果,而是以买苹果为例说明程序员如何解决问题。程序员需要对问题进行透彻的分析,理清其涉及的所有细节,预测可能发生的所有意外与非意外的情况,列出解决方案的所有步骤,以及对解决方案进行尽量全面的测试。
而这些正是我认为编程重要的地方。任何一点遗漏都会成为bug,轻则导致挨骂,重则导致经济损失甚至危害安全。
注意这些难点全部和语言无关。和编程所需要的绝对严密的逻辑相比,语言实在是太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