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浪浪山·岁月如歌

Happy Everyday

      莫为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题记

      归乡不需要理由,却需要几多勇气,以面对与自己无关的热闹和冷嘲热讽的关心或虚荣的攀比,若是勇气不足,怕是寸步难行,毕竟小镇里的闲言碎语像是漫天的大雪,阻断前行的路。有一说一,我在这熟悉又陌生的小镇,纵使他热闹非凡,可我却难以融入,可能是年龄渐长心事较重,不如儿时般轻快自由,抑或是那些儿时的玩伴都长为人父的年纪,各自忙碌着、奔走着,所以,那些美好的时光被岁月封存,如歌声飘远。

                  生生不息·小镇做题家

      归乡的道路较前些年好一些,但耗费的时间未曾减少,甚至会加长。春节期间的小镇一如记忆里中的热闹,除了原有的人声鼎沸外,还有拥挤的车辆和此起彼伏的车鸣声,即使小镇重新开通了一条辅街用来解决拥挤,但还是低估了返乡大队的实力,几乎是每家每户配置车辆,随意停车的结果是,让原本就不富裕的道路显得更加窄,从外地返回的人们或是因为习惯了快节奏的环境,不愿意在路上浪费太多时间,所以总会催命般。夜晚的老街相比白日里更平易近人些,少了一些人流,多了一些年味,时而会有些孩子点着烟火棒肆意追逐着,像极了年少时的我们,就是我已沦为看客。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老街反反复复走了许多遍,虽然小镇老街的一切我都带不走,可兜兜转转总是觉得这段路走得格外安心,从前总想快步从街东走到街西,乘车快速离开小镇,而今老街的道路加长后,却不知疲倦地用脚步丈量着它的伟大。来时泥泞的道路如今都干净如新,那些年轻的守业者渐渐老去,他们养育着一批批小镇做题家,生生不息,张三走出小镇后,又会有李四重新再走一遍,也或许张三厌倦城市里的生活后,他也会选择归来守业,然后子孙后代也会以新的小镇做题家,重复着曾走过的路,所以生生不息,而城市的牛马也生生不息。

      可小镇的资源总归是有限的,少数人进行垄断并控制着,好像古人早就发现了这个道理,所以古人说“家贫至四方,家富守故乡”。显然我就是穷人的一份子,故而远走他乡,时而羡慕儿时的玩伴,时而庆幸一路的坚持。我不知道自己适不适合小镇还是城市,我知道自己是个穷人,所以一直努力坚持着。从小镇走出的人很多,回来的也很多,可我们都是不属于小镇上的人。记得早些岁月,写过我们这代人,犹如蒲公英的种子,从小镇飘出来,然后努力去城市里落地扎根,故乡是回不去的故乡,城市是成不了故乡的城市,庆幸的是我们都还活着。那些有趣的故事,终将在一代代人老去后,逐渐埋藏,但年轻的心必将生生不息。

                  岁月如歌·幸福拾荒者

      岁月如歌,人生如戏,我们皆是平凡且普通的小配角,更是小镇最早的一批做题家,在这海海世界中,有缘遇到却又趣味相投,纵然远隔山海难得一见,友谊却是日渐深厚。许久不见的老友们,即便是普普通通的一顿饭、无酒无菜,也能吃得津津有味,单是一碗热腾腾的汤粉,就能咀嚼这稀碎生活里的酸甜苦辣咸,笑谈这岁月流淌的趣事,回忆曾经的遗憾。

      好友说:以前觉得三十而立还很远,转眼就已经三十多岁,感觉还没有立起来,并且三十一晃而过后,骤觉人生须臾,仿佛是万马奔腾,时间流逝加快,钱却愈发难挣,这着实令人焦虑。听闻作罢,我细思后予以宽慰。对于三十而立的看法,我有一些自己的见解,古人早前说的“三十而立”,大体上更多地是人到了三十岁,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就基本上定下来,然后就可以择高而立,确定自己的志向,从而为之而奋斗。

      可如今当下,你我身处在这时代的洪流之下,单凭这寒窗苦读数十载,还难以窥见这繁华世界及跟上这奔腾不息的科技革命,所以我们不必妄自菲薄,更无须过度焦虑不安,唯一可确定的便是,我们需要保持一颗“学习永远在路上”的心,敬畏所有的科技革命和新事物发生,况且你我不过三十尔尔,正是青春年华,埋头苦干之时,亦或是手上暂无寸功、身上暂无巧技,也不必害怕,锚定一件事在今日此刻做下去、坚持做下去,不出三年定会有所获,若是运势尚佳可扶摇直上,若是时运不济亦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人生海海所遇之物皆可拾遗,个人收成与努力有必然之联系。

      记得,中学那会读过《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书,故事里的内容大多都不记得,但有一些语录偶然还会闪现,譬如: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如今你我的麦田从故乡的小镇转换成了他乡的城市,我们守望的事物或许各有不同,但这一望无际的麦田每到秋收的季节,总会有一些遗漏,你我只需低头弯腰捡起那遗落的麦穗,便足以换来一顿温饱,若是有幸发现荒田,也可以学着开荒种田自力更生。

      你看尽管时代不同,但守望者与拾荒者始终存在,倘若你我注定是这个时代新型的拾荒者,从故乡的小镇一路拾遗,兜转于一个又一个城市,为何不能认清这真相,而选择热爱这种如命运般的注定的结局,反正终点亦是终点,如此这般,何不让自己多一些快乐,何不放慢脚步欣赏这沿途的风景,莫为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

      《道德经》中写道:乐而忘忧,乐而忘惑,乐而忘惧。所以,唯有让自己快乐才是人生的终极答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曾经以为我能被你牢牢记住,最后连曾经都没了,只剩下我以为。 暮色悄然拉近,七点钟的晚饭有些赶早。室外,夕阳的余晖...
    林缄默阅读 3,486评论 1 4
  • 贰佰在《阿拉善》里唱道 “爱回忆的人不快乐......”。 随着生命体验的不断丰富,越来越明白——其实很多事情都如...
    伊娃成长说阅读 4,483评论 1 6
  • 在我的生活中,有很多点亮我生命的人。大学时候的朱更辉老师,带我进入继电保护的世界。工作后的徐琛,是第一个给予我鼓励...
    sorry_TheWorld阅读 3,564评论 0 0
  • 八十年代,父亲从外地带回了母亲。那时候母亲19岁,他们结婚的时候相差10岁。那一年,他一无所有,她青涩如雪。 家境...
    love汉娜阅读 3,619评论 14 9
  • 七十年前,你在希望中孕育;七十年前,你在中国科技城绵阳生根发芽,这座平静无华的城市,因你的到来而变得更加闪闪发光...
    榕属阅读 3,15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