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群正在户外上轮滑课的孩子们,20多个小朋友,站在那里,热闹非凡,老师一脸严肃的说:“谁在不听话,我就打屁股了,小奖品不发,游戏不让去,后果自负”。
看到这个场景,我想到了“听话”二字,听话哲学,是历来是中国式教育的核心。4我们在夸孩子时,“听话”、“懂事”这两个词避不可免。在生活中,面对孩子的调皮捣蛋,常常会呵斥:“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当孩子又一次犯同样的错误时,会说“不是告诉你了吗,怎么就是不听呢?”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也总是对孩子说:“你要听话”、“听妈妈爸爸的话、听老师的话”。
然而,从个体心理发展角度看,这种听话、懂事的背后,隐藏着很多不利于孩子自身成长发展的因素,甚至可能会成为他们一生的羁绊。
过于听话、懂事的孩子,太过于压抑自己
过于听话、懂事的孩子,其实是对父母权威盲目的顺从,而过于压抑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在童年早期,孩子并没有形成独立的是非判断观,因此,父母的意见具有指导性。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会对孩子行为的好坏进行评价,并反过来强化了孩子的行为方式与思想态度。
例如,当孩子做出一个父母期待的行为后,便会得到奖励或夸奖,从而强化了孩子这种行为。反之,违背了父母的期望,便会受到批评。
但是,父母并不总是对的,盲目的顺从父母,只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没有主见,甚至错过那些本来"对"的事情。
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大环境下,大多数人即便是在18岁成年之后,仍然需要父母的经济支持,不能独立的求学、步入社会。
父母出于对子女的关心,为孩子未来的职业发展、人生规划提供大量的建议,对于那些过于听话的孩子来说,他们不会反驳自己父母的建议,只会按部就班的去尽力满足父母的期待。
当有一天,他们发现这不是他们想要的生活时,习惯了听从不敢反驳,长期的压抑则会加剧他们的心理压力,并产生大量消极的情绪。当又有一些不知道如何排解压抑感的人,就很可能患上抑郁症或者其他心理疾病。
投射到人际交往中
久而久之,习惯听从于父母的孩子长大后,会投射到在人际互动中。
英国心理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认为如果孩子需要听从爸爸妈妈的要求,这样才是听话、懂事的好孩子,那么这样长大的孩子就会形成虚假自体,即他的自我不是按照自己的感觉形成的,他的感觉是围绕着别人构建的。
他会变得越来越不愿意拒绝别人,即便对方提出的请求不合理,他也会勉为其难的尽力迎合,违背了自己的意愿。
他会无法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难以表现出真实的自我,仿佛一辈子都戴着面具生活。可想而知,这样的人生该有多累?他的未来,会好吗?充满着压抑的情绪与自我怀疑的困惑。
那么面对“不听话”的孩子,作为父母应该怎么做呢?我们需要的是放低期待,给孩子多一些耐心和鼓励。对孩子说“不”前,先停下来,等一等,想一想,能不能有其他代替说“不”的办法。
用“可以”代替“不可以”
家长用否定性的语言和孩子说话,常常含有批评、指责、命令的意味,不仅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还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而用正面积极的语言引导孩子,给孩子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更容易得到孩子的认同和支持。
例如:不要在墙上乱画 → 可以在纸上画画;
不要在马路上乱跑 → 过马路要牵手手、左右看;
不要看电视看太久 → 吃了饭后可以看20分钟的动画片……
让孩子自己做选择
儿童教育专家尹建莉在《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书中也提到:家长由监督者和控制者的角色退出,把信任还给孩子,让孩子获得自我管理的权力。
这种权力的下放,必然会唤起孩子内心的自尊感和责任感。
与其一味地对孩子说“不”,不如将这个选择的权利还给孩子,把信任还给孩子。
渐渐地,当你愿意相信孩子,孩子也会无比信任你,相信你说的话。
该出手时就出手
遇到孩子不听,说多了没用,该出手制止,就要毫不犹豫、立马出手。
比如孩子坐在电视机前看了好久的动画片,这时与其在他耳边大声说“不可以看这么长时间”,不如说“时间到,要关电视了”,等待一会儿,孩子会闹别扭,会发脾气,会哭闹。
允许孩子会出现不满情绪,家长要做的,是忍住、冷静,别和孩子一起陷入情绪的风波。
如果唠叨没用,干预就是最简单、直接的做法。
不久你会突然发现,当你没有答应孩子的无理要求时,孩子好像懂得了游戏规则,能冷静地接受。
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史坦纳说:“教育孩子始于孩子让我们为难的那一刻。”作为父母,当发现孩子让自己为难的那一刻,就是我们需要学习成长的时刻。教育孩子,不是一代又一代的经验沿袭,而是一次又一次地教育更新。而对于孩子,他只有更好的成为他自己,敢于活出真实的他自己,才会变得有活力,有力量,才能用这些力量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