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失利的人,现在怎么样了?

我听过无数个人告诉我,我是因为高考失利才来这里的,如果没有失利,完全不是现在这样。

语气里都是不平衡。

我默默地想,谁不是呢?

高考是我高中考得最差的一回,让所有人关于差的心理准备都失效了。

我爸带着我骑着电瓶车去各种老师那里排队咨询志愿怎么填的场景里,六月的阳光有一万颗洋葱那么辣眼。

每次心里难受忍不住哭出来的时候,都会被我爸大声的训斥呵停。

交志愿的最后一天早上,我最后一丝想学新闻的愿望,被家里人划掉了。

他们管我这种没成绩还想学自己喜欢的东西的行为,叫做白日做梦。

看不到尽头的失望与颓废,以至于我根本没有看过他们在我的志愿表上填了什么。

没有实力的时候,连话语权都丧失了。

但是因为失利擦身而过的专业和学校,每次想起来都隐隐做痛。

开学后,我给自己规定要考的证书,保持优秀的成绩,专业分流进了最热门的专业,甚至加的社团,都是专业相关。

就算提不起任何兴趣,我还是很努力。

一句“你能怪谁呢”,就能让我一声不吭地把所有念头塞回去。

没考好就是一道坎啊,你看,连选择都没有选择。

然而,除了交了朋友以外,所有的内容都让我在一次次社团讨论中尴尬得无所适从。

这样的日子能把人逼疯。

我离开了专业相关的社团,进了校刊编辑部,开始跑采访。

采访的主角,都是在大学里小有所成的人物。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极其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为之拼尽全力。

在这样闪闪发光的人物旁边,每一次交谈都是来之不易的照面,呼吸都更有动力。

喜欢的东西就算失败了,也会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心甘情愿。

我乐意。

没有专业底气,抱着最好的结果是大器晚成的揭底心态,幸运的我成为了校刊主编。

策划每一个版块,审核每一篇稿子,自学排版设计摄影做视频,后来踩着新媒体的浪潮,创办了我第一个公众号,有了20000个粉丝。

因为一次新媒体培训,我拿到了浙江日报社的实习机会。

当你开始发光的时候,你的经历也开始被很多人羡慕。

可是很少人知道,我依然记得第一次写出文章的时候就连错别字里都是心动,多年的读书笔记到现在的文案笔记,我走到哪带到哪,丢了一张比丢了钱包还伤心。

而这一切,因为高考失利将要失去,又因一次转机又回到我手中的时候,我比谁都珍惜。

我没有转专业,没有成为一个专业出身的媒体人。

所以时常觉得我并没有变成我想要成为的自己。

以前不会,以后应该也不会了。

可是我从未觉得,因此我不能成为比之前的我更好的人了。

不可否认,在更好的学校里你就会遇见更好的人。

但是只有更好的你,才会长久地留在优秀的人身边。

我理解高考失利后对于生活的不确定性产生庞大的不安全感。

我很害怕高考失利证明的是努力之后我还是不行,很害怕我就此丧失了所有发言和选择的机会,就这样过一生了。

但是,高考失利并不会阻止你变优秀,最能给人动力的其实是不甘、愤怒和羞耻心。

《阿甘正传》里有这样一段经典台词:

“你长大以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什么意思,难道我以后就不能成为我自己了吗?”

难道因为高考失利,

我就不能成为我自己了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