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第一次见到陈砚时,是在古镇的旧书铺里。她踮着脚够顶层那本泛黄的《东京梦华录》,指尖刚碰到书脊,就有只骨节分明的手先一步将书取了下来。
“你要找这本?”男人的声音像泡了温茶,带着点旧木头的温润。林晚抬头,撞进一双含笑的眼睛,他腕间系着串沉香木手串,随着抬手的动作轻轻晃着。
后来才知道,陈砚是这书铺的主人,每周只来三天打理。林晚成了常客,有时是来寻书,有时只是坐在靠窗的藤椅上,看陈砚在柜台后修补古籍,阳光落在他发梢,连灰尘都变得温柔。他们聊李清照的词,聊苏轼的豁达,聊古镇里百年的老槐树,却从不多问彼此的过往。
三个月后的一个雨天,林晚来还书,却见书铺门上挂了“转让”的木牌。陈砚站在雨帘里,手里拿着那本《东京梦华录》,扉页上多了行小楷:“相逢已是上上签,不必问归期。”
他要去南方照顾年迈的母亲,林晚也即将回到城市继续学业。没有交换联系方式,没有约定再见,陈砚把书递给她,转身走进了雨里。林晚站在原地,手指抚过那句字迹,忽然明白,有些相遇本就不是为了长相守,而是为了在某个瞬间,让你觉得这人间值得。
多年后林晚再翻开那本书,扉页的字迹依旧清晰,她想起古镇的雨,旧书的香,还有那个如温茶般的人。原来最好的缘分从不是朝夕相伴,而是哪怕只见过几面,想起时,心里依旧满是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