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摘要:常言道“十人九痔”,来说明痔疮的广泛性,而现今社会,由于空气污染、体质差异等各种原因的影响,鼻炎也广泛存在于人群中,男女老少无处不在,也可以谈得上“十人九鼻炎”。鼻炎看起来似乎不是一个很大的疾病,但由鼻炎引发的,鼻塞,流清涕或浊涕,头晕头痛,以及记忆力下降等临床症状,却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诸多困扰。
常言道“十人九痔”,来说明痔疮的广泛性,而现今社会,由于空气污染、体质差异等各种原因的影响,鼻炎也广泛存在于人群中,男女老少无处不在,也可以谈得上“十人九鼻炎”。鼻炎看起来似乎不是一个很大的疾病,但由鼻炎引发的,鼻塞,流清涕或浊涕,头晕头痛,以及记忆力下降等临床症状,却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诸多困扰。
现代医学治疗鼻炎,主要在鼻子上下功夫,在鼻子里注射糖皮质激素,穿刺,打封闭针等等,治疗初期鼻炎的症状会有好转,但之后仍然会反反复复,因为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从中医来讲,鼻炎的发病根源不在鼻,而是脾胃。
九窍即指人体的两眼、两耳、两鼻孔、口、尿道和肛门。鼻开窍于肺,为人体的九窍之一。《内经》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若脾胃虚弱,其收纳和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肺主气司呼吸且开窍于鼻,水谷精微不能上输于肺,便会导致鼻窍不荣、呼吸不利等一系列鼻炎的临床症状。
在李东垣《脾胃论》中的“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也详细地论述了由于脾胃虚弱,导致九窍闭塞不通的机理,论述如下。
或曰∶经言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又脾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名曰重强;又五脏不和,则九窍不通;又头痛耳鸣,九窍不通利,肠胃之所生也。请析而解之?答曰∶夫脾者,阴土也,至阴之气,主静而不动;胃者,阳土也,主动而不息。阳气在于地下,乃能生化万物。故五运在上,六气在下。
其脾长一尺,掩太仓,太仓者,胃之上口也。脾受胃禀,乃能熏蒸腐熟五谷者也。
胃者,十二经之源,水谷之海也,平则万化安,病则万化危。五脏之气,上通九窍。五脏禀受气于六腑,六腑受气于胃。
胃既受病,不能滋养,故六腑之气已绝,致阳道不行,阴火上行。五脏之气,各受一腑之化,乃能滋养皮肤血脉筋骨,故言五脏之气已绝于外,是六腑生气先绝,五脏无所禀受,而气后绝矣。
肺本收下,又主五气,气绝则下流,与脾土叠于下焦,故曰重强。胃气既病则下溜。经云∶湿从下受之,脾为至阴,本乎地也,有形之土,下填九窍之源,使不能上通于天,故曰五脏不和,则九窍不通。胃者,行清气而上,即地之阳气也,积阳成天,曰清阳出上窍,曰清阳实四肢,曰清阳发腠理者也。脾胃既为阴火所乘,谷气闭塞而下流,即清气不升,九窍为之不利。
胃之一腑病,则十二经元气皆不足也。气少则津液不行,津液不行则血亏,故筋骨皮肉血脉皆弱,是气血俱羸弱矣。
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胃气者,谷气也,荣气也,运气也,生气也,清气也,卫气也,阳气也。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肾中的先天精气,须靠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的滋养才能够不断的充实,若脾胃虚弱,运化功能失调,随着时间的积累,肾气便会亏虚,所以一般长期慢性的鼻炎患者,都会伴随有肺、脾、肾三脏的亏虚,中药治疗中,需要通调三脏,才能够标本兼治,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赵世立教授对鼻炎的论治有独到的见解,认为应该从脾胃入手,通调五脏,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下面就以过敏性鼻炎简单分析一下赵世立教授的一个案例。
女 23岁,主诉:过敏性鼻炎,遇冷空气打喷嚏,流鼻涕,眼痒;平时手脚冰凉;且冬天怕冷夏天怕热,不耐寒热;近段时间伴干咳,早上8、9点和晚上11点以后咳嗽加重;舌尖红,苔白,脉濡弱。
总得病因病机:营卫不和,且肺脾肾三焦阳气虚亏。
治则:调营和卫,补脾固肾,益肺止咳。
处方:黄芪15克 桔梗10克 杏仁10克 当归10克 党参12克 桂枝8克 炙甘草10克 炒白芍10克 炒白术10克 生山药20克 炙款冬花10克 生龙骨15克 生牡蛎15克 茯苓12克 熟附子6克 生姜3片 大枣5个
症候与方药分析:脉濡弱,脾肾阳虚,饮食习惯和生活作息,导致脾胃阳气虚弱,长时间影响肺与肾,肺虚肾亏,营卫失和,更易受外邪影响,所以一遇到冷空气,便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等所谓的过敏症状,而且生活中怕冷又怕热。用桂枝汤调和营卫,干咳,加炙款冬花化痰止咳,早上8、9点和晚上11后咳嗽加重,属于肺气和阳气虚,黄芪重用补肺气,五味子敛肺气止咳且能够滋肾生津,并用桔梗宣肺,杏仁降肺,一宣一降,梳理肺脏气机;白术,山药,茯苓,着重健脾益气,从根源来治理,脾胃和健,水谷化,精微生,则肺充肾实,营卫调和,机体抵抗力提高,也就没有所谓的过敏症状了;患者手脚冰凉属脾肾阳亏,用附子温脾暖身固摄阳气,而患者正气虚弱,阳气浮越,加生龙骨,生牡蛎以滋阴潜阳且其有收敛固涩之用,起到止咳的效果。
鼻炎不由鼻,而由脾胃虚。局部的病变,是机体脏腑功能失调的表现;脏腑功能失调,也会反应在局部;治病要把握整体,辨证论治,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